機械畢業(yè)設計55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蒸汽二次冷凝器_第1頁
機械畢業(yè)設計55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蒸汽二次冷凝器_第2頁
機械畢業(yè)設計55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蒸汽二次冷凝器_第3頁
機械畢業(yè)設計55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蒸汽二次冷凝器_第4頁
機械畢業(yè)設計55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蒸汽二次冷凝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 - 課程設計 院 系:化學與化工學院 班 級:應化 0 5 2 學 號: 200508020229 姓 名: 張磊 指導教師: 趙強 時間: 20067.07.10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2 - 目 錄 . 任務書 3 . 設計說明 4-7 . 工藝計算 8-15 . 設備的結構計算 15-20 . 課程設計說明及匯總 20-21 . 設計評論 22 . 參考文獻 22 . 附頁 23-24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3 - 任務書 一 .設計題目: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二 .設計原始數(shù)據: ( 1)質量流量: Wh=( 2000+30*29) *1.4=3612kg/h 真空度: ( 100+3*29) *1.4=219mmHg ( 2)冷卻水 進口溫度: 20 出口溫度:自定( 26) ( 3)當?shù)卮髿鈮海?750mmHg 三 .設計任務: ( 1)設計計算列管式換熱器的熱負荷、傳熱面積、換熱管、殼體、管板、 封頭、隔板及接管等。 ( 2)繪制列管式換熱器的裝配圖。( 2 號圖紙 594*420mm) ( 3)編寫課程設計說明書。 四 設計時間: 2007 年 7 月 8 日 2006 年 7 月 13 日 設計 學生:張 磊 指導教師: 趙 強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4 - 設計說明 一、 設計目的 課程設計是化工原理課程教學中綜合性和實際性較強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橋梁,是使學生體察工程實際問題復雜性的初次嘗試。通過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本課程和前修課程的基本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獨立思考,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化工設計任務,從而得到化工設計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課程設計,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肅認真,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 二、 該設備的 作用及在生產中的應用 換熱器是實現(xiàn)傳熱過程的基本設備。而此設備是比較典型的傳熱設備,它在工業(yè)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例如:在煉油廠中作為加熱或冷卻用的換熱器、蒸餾操作中蒸餾釜和冷凝器、化工廠蒸發(fā)設備的加熱室等。 三、 工 溢流程示意圖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5 - 飽和水蒸氣應從換熱器殼程上方進入,冷凝水由殼程下方排出,冷卻水從換熱器下方的入口進入,上方的出口排除。 四、 說明運用該設備的理由 這種換熱器的特點是殼體和管板直接焊接,結構簡單、緊湊。在同樣的殼體直徑內,排管較多。管式換熱器具有易于制造、成本較低、處理能力達、換熱表面清洗比較方便、可供選用 的結構材料廣闊、適應性強、可用于調溫調壓場合等優(yōu)點,由于兩管板之間有管子相互持撐,管板得到加強,故在各種列管換熱器中他的管板最薄,其造價比較低,因此得到了廣泛應用。 五、 設備的結構特點 該結構能夠快速的降低物料的溫度,工作時熱流體走殼程,冷流體走 管程,使接觸面積大大增加,加快了換熱速度。同時,對溫差稍大時可在殼體的適當部位焊上補償圈 (或稱膨脹節(jié) ),通過補償圈發(fā)生彈性變形 (拉伸或壓縮 )來適應外殼和管束不同的膨脹程度。 六、 在設計中遇到的問題的處理 在設計中,在工藝計算過程中,由于選取 K0 不當或其他條件選取不當,造成 在校核時 K0 不符合要求。在重新選取 K0的同時,改變了其他的條件,如: n,L 等,經過二次校核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七、 設計方案的確定 ( 1) 對于列管式換熱器,首先根據換熱流體的腐蝕性或其它特性選項定其結構材料,然后再根據所選項材料的加工性能,流體的壓強和溫度、換熱的溫度差、換熱器的熱負荷、安裝檢修和維護清洗的要求以及經濟合理性等因素來選項定其型式。 設計所選用的列管換熱器的類型為固定管板式。列管換熱器是較典型的換熱設備,在工業(yè)中應用已有悠久歷史, 具有易制造、成本低、處理能力大、換熱表面情況較方便、可供選用的結構材料 廣闊、適應性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6 - 強、可用于調溫調壓場合等優(yōu)點,故在大型換熱器中占優(yōu)勢。 固定管板式列管換熱器的特點是,殼體與管板直接焊接,結構簡單緊湊,在同樣的殼體直徑內排管最多。由于兩 管板 之間有管板的相互支撐,管板得到加強,故各種列管換熱器中它的管板最薄,造價最低且易清洗。缺點是,管外清洗困難,管壁與殼壁之間溫差大于 50時,需在殼體上設置膨脹節(jié),依靠膨脹節(jié)的彈性變形以降低溫差壓力,使用范圍僅限于管、殼壁的溫差不大于 70和殼程流體壓強小于600kpa 的場合,否則因膨脹節(jié)過厚,難以伸縮而失去溫差補償作用。 2)工藝流程圖 ( 3)流體流經的空間:冷卻水走管程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冷卻水常常用江水或井水,比較臟硬度較高,受熱容易結垢,在管內便于清理,此外,管內流體易于維持高速,可避免懸浮顆粒的沉積。管程可以采用多管程來增大流速,用以提高對流傳熱系數(shù)。被加熱的流體應走管程,以提高熱的有效利用,被冷卻的流體走殼程,以便于熱量散溶 液 換 熱 器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7 - 失。飽和蒸汽由于比較清潔應于殼程流過,易便于冷凝液的排出。綜上所述冷卻水走管程蒸汽走殼程。 ( 4)流體的流動方向選擇:飽和水蒸氣應從換熱器殼程上方進入,冷凝 水從殼程的下方排出,這樣既便于冷凝水的排放,又利于傳熱效率的提高 ;冷卻水一般從換熱器的下方的入口進入 ,上方的出口排出 ,可減少冷卻水流動中的死角 ,以提高傳熱面積的有效利用 .故采用逆流 . (5)流速的選擇 :換熱器內流體的流速大小 ,應有經濟衡算來決定 .增大器內流體的流速 ,可增強對流傳熱 ,減少污垢在換熱管表面上沉積的可能性 ,即降低了污垢的熱阻 ,使總傳熱系數(shù)增大 ,從而減少換熱器的傳熱面積和設備的投資經費 ,但是流速增大 ,又使流體阻力增大 ,動力消耗也就增多 ,從而致使操作費用增加 ,若流速過大 ,還會使換熱器產生震動 ,影響壽命 ,因此選取合適的流速是十分重要的 . (6)冷卻劑及出口溫度的確定 :選取水做冷卻劑 ,它們可以直接取自大自然 ,不必特別加工 .由于本地水源豐富 ,可以降低傳熱面積 ,減少設備費用 ,故取出口溫度為 28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8 - 換熱過程工藝計算 根據任務書所下達的換熱任務,進行完整的換熱過 程的工藝計算。其目的是確定設備的主要工藝尺寸和參 數(shù),如換熱器的傳熱面積;換熱管管徑、長度、根數(shù); 管程數(shù)和殼程數(shù);換熱管的排列和殼體直徑,以及管殼 程流體的壓強降等;為結構設計提供依據?;すに囉?算的步驟大致如下: (一) 傳熱面積 S0 的初定 在穩(wěn)定傳熱過程中,總傳熱系數(shù) K 隨溫度變化不大 時,根據總傳熱速率方程式 :tKQSm00有效 ( 1) K 0 總傳熱系速 Cmw o2; S 0 換熱管外表 面積 2m ; mT 平均溫度差 Co 。 Q 有效 傳熱速率(熱負荷 ) w 1、 傳熱速率 Q 有效 的計算 由公式 P 絕 =大氣壓強真空度 ( 2) = 750-( 300-3 27) = 513mmHg =70.8KPa 由算得數(shù)據查表得: T=90.2 r = 2.2826 106J/ 由 Q=Wh r ( 3) 注: K 化學原理上冊課本 S 化學原理實驗及課程設計 ( 1 )S-P93 頁2-1 ( 2) K-P17頁 ( 3 )K-P225頁 4-32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9 - =3600 27704000 2.2826 106J/ =1.3379 106J/s 式中: Q 換熱器的熱負荷 Wh 飽和蒸氣的質量流量 r 飽和蒸氣的冷凝熱 Q 有效 =Q 95% =1.3379 106 95% =1.271 106J/S K0 初選為 1282 2、平均溫度 tm計算 對逆流和并流 tttttm2121ln ( 4) 式中: t1、 t2 分別為換熱器兩端的溫度差, Co T1 =T2 =TS t1 =20Co t2 =28Co CtTt 0111 2.70 CtTt 0222 2.62 tm=2.622.70ln2.622.70 =66.1Co 3、假設 K0=1282W/ Co S初0 = tmKQ0有效=1.661282 10271.16m2=15 m2 (二)主要尺寸的 確定 1、換熱管的類型、尺寸及材料的確定 ( 1) 管子的直徑 當采用小直徑的管子時,換熱器單位體積傳熱面積較 ( 4) S-P93頁 2-2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0 - 大,設備較為緊湊,單位傳熱面積的金屬耗用量較小,管 程流體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也較高,但制造,加工較麻煩,且 容易結垢,不易清洗,因此小直徑一般用于清潔流體,而 大直徑的管子常用于粘性大或污垢的流體。本設計為清潔 流體,故可選用 5.225 ( 2) 管子的長度 我國現(xiàn)有的管子長度規(guī)格常見的有 1500, 2000, 3000, 4500, 6000, 9000等,根據換 熱器工藝計算和設備設 計,本設計可選用長度 3000 規(guī)格的管子。 ( 3) 管子的材料 列管式換熱器設計中,正確選用管子的材料是很重要 的,既要滿足工藝條件的要求,又要經濟合理。選材 時應按照操作壓強,工作溫度,及流體的物化性質來選 擇,所選的材料最好滿足下述要求:導熱,耐磨蝕性能 好,機械強度高,制造加工容易,價格低廉。換熱器常 用的材料有碳鋼、低合金鋼、不銹鋼、銅鎳合金、鋁合 金。 ( 5) 本設計為低壓列管換熱器,可用含碳量低于 0.5% 的優(yōu) 質碳鋼的無縫鋼管,其鋼號以 20為多,這號鋼強 度雖低些,但塑性好,焊接性能好。 2、 管心距 t 的確定: 管板上兩管子中心的距離稱為管間距,用 t 表示 ( 5) S-P96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1 - t=(1.3-1.5) ( 6) 且兩管外徑之間的距離不能小于 6mm,即 t (d0+6)mm 所以 t=1.5 d0=1.5 25mm=37.5mm 外層管子 中心到隔板的距離: b, b,= (1-1.5)d0且不能小于 1/2d0+10mm ( 7) 所以 b,=1.5d0=37.5mm 3、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形式 管子的排列方式按照三角形 排列。這樣排列的優(yōu)點是: 在一定的管板面積上可以配置較多的管子數(shù),而且由于管 子間的距離相等,管板的加工制作方 便。 ( 8) (三) 管程數(shù)的確定( m) um u 適( 9) 式中: u適 管程流體的 適宜流速, m/s u 單管程流體的實際流速, m/s ndwiu初水 24 ( 10) 式中 w水 冷卻水流量, /s di 管內徑, m 冷卻水密度 , n初 總管數(shù) n初 = LdS00初 ( 11) n初 列管中的總管數(shù) , S初0 傳熱面積的估算值 d0 選定的換熱管外徑, m L 換熱管有效長度, m ( 6)( 7)S-P96頁 ( 8)( S-P97頁 ( 9)( S-P99頁 ( 10 )S-P100頁 ( 11) S-P96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2 - 代入數(shù)值: w水= ttCQpc 12 有效 = 2028271.1 10 6C pc查表得: Cpc=4179J/ Co 故 , w水=30.82 /s 根據公式 LdSnT00( 12) 其中 nT 列管式換熱器的總管數(shù),必須取整數(shù) L 選定的換熱管有效長度 L=3m 2(伸長量 +管板厚) =3-2( 0.005+0.025) =2.94m 所以由公式得管子數(shù) 為LdSn00初初 =94.2025.014.3 15 =65 由ndwiu初水 24 =414.3659 9 7 . 202.002.002.38=1.87 m/s u適 =(1-3) m/s 查表 取 u適 =1.87m/s ( 13) um u 適=87.187.1=1, 故選單程 (四) 殼體的內徑 D 根據公式 DI=t(nc 1)+2b, ( 14) 其中: nc=1.1 Tn =9 由公式的 DI=37.5 (9-1)+2 37.5=375mm 所以取 DI為 400mm ( 12 )S-P96 頁2-6 ( 13 )k-P331頁 ( 14 )S-P100頁2-9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3 - 根據 L/D=3/0.400=7.5 在 610 之間,所以選用臥式。 (五) 確定準確的管子數(shù) 按照 正 三角形排列 ,見坐標紙。 由圖得準確管子數(shù)為 n=65。 根據公式 42 Ti nudW 水 ( 15) 得 u=2)02.0(6514.32.9974*02.38 =1.87m/s (六) 校核 K0 根據公式 K0= 10000 1 somisiii RdbdddRdd ( 16) 式中: RS 傳熱壁面兩側污垢熱阻 b 傳熱壁面的厚度 傳熱壁面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 1、 管內對流傳熱系數(shù) i的計算 根據公式 i=0.023 4.08.0 PiiCudd( 17) 當流體被加熱時, n=0.4;被冷卻時, n=0.3。 所以取 n=0.4 由公式得 i=0.023 4.05.8.05 6064.0328.92417910328.922.99787.102.002.06064.0 10 =5324(注明) ( 15 )S-P100頁2-8 ( 16) S-P103頁 2-20 ( 17 )S-P104頁2-21a 注明:式中 所 有參 數(shù) 均在 24條 件 下查得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4 - 注明 : 由 24 查表 =997.2kgm3 =60.64 10-2W/(m ) =9.2328 10-4 Pa s r=2282.6 kJ/ ( 19 )S-P104 2-23 2、 RSi=0.00021 RS0=0.000086 查表 ( 18) 3、 飽和蒸汽在換熱管外作膜狀冷凝時 0的計算 采用試差法計算 TW 設 TW=80 , TS=90.2 則 t=10.2 , tm=(t1+t2)/2=24 (注明) 假設條件合理,則根據公式 0=0.725 4/103/232 tdnrgm ( 19) 其中: nm=75.075.0275.01 21 zznnnnnn ( 20) 得 nm=1.43 算得 0=8231 驗證 TW 根據公式 TW= TS00 SaQ有效 得 TW=79.8 | TTSW |=|79.8-80|=0.2 1 所以假設合理。 所以最后得 0=8231 4、計算 K0, K0, = 1382311000086.05.2245105.225202500021.053242025 =1411.8 所以 K0, /K0=1411.8/1282=1.101(適合) ( 18 )S-P103頁 ( 20) S-P105頁 2-24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5 - (七) 校核面積 S0 根據公式 S0=mtKQ0,有效 = 26 1.668.1411 10271.1 m =13.62 m2 S 設 = Lnd0( 21) =3.14 0.025 2.94 65=15m2 所以 S 設 / S0=15/13.62=1.101(合適) 故,設計合 理。 設備的結構設計 (一 )殼體 1、殼體內徑 400 2、壁厚 選最小壁厚 10 ( 22) 3、材質的選取 導墊耐腐蝕性要好,機械強度高,制造加工容易,價格 低廉。一般中、低壓管式換熱器的;列管常用含碳量低于 0.25%的優(yōu)質低碳鋼的無縫鋼管,所選低碳鋼為 A3F (二) 管板的材質及管板的結構 1、在選用管板的材料時,當換熱介質無腐蝕有輕微 腐蝕時,可按規(guī)定采用低碳鋼或 普通低合金,處理腐 蝕性介質時,應采用優(yōu)質的耐腐蝕材料。本設計可采 用低碳鋼。 ( 23) ( 21 )S-P105頁 ( 22 )S-P105頁 ( 23 )S-P107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6 - 2、管板與殼體的連接 管板尺寸:根據 Dg=400 mm 查表( S-P109 頁表 2-10)得管板尺寸: Pg =1.0MPa Dg D D1 D2 D3 D4 D5 b 400mm 515mm 480mm 390mm 398mm 438mm 400mm 30mm 圖見附頁 圖 -1 (三)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 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方法主要有脹接和焊接兩種。其 原則是必須保證管子與管板連接牢固,連接處不會產生 泄露。 ( 1)脹接法 此法是利用脹管器擠壓 伸入管板孔中的管 子端部使管端發(fā)生塑性變形,管板同時也產生彈性性形變, 當取去脹管 器后由于管板孔的彈性收縮,使管板與管子間 同時產生一定的擠緊力而緊密地貼在一起,從而達到密封 固緊連接的目的。采用脹接時,管板的硬度應比管端硬度 高,以保證脹接質量,這樣可免除因管板孔的塑性變形, 而影響脹接的緊密性。 圖見附頁 圖 -2 ( 24) ( 2)焊接法 由于此法具有高溫 高壓下仍能保持連接的緊密性,對管板 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低,加工工藝較簡單,當壓強不太高時 ,可用較薄管板等優(yōu)點,因此焊接法的應用較廣泛 。但焊 接法工藝要求管子與管孔之間應留有一定的間隙。 ( 24 )S-P106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7 - 由于本設計要求在常溫常壓下工作,可采用脹接法。 (四)管板與殼體的連接 固定管板式換熱器的管板與殼體間采用不可拆連接。可采 用焊接的方式。圖見附頁 圖 -3 ( 25) (五)封頭 封頭又稱端蓋(或頂蓋),按其形狀可分為凸形封頭、錐 形封頭和平板封頭三類。其中凸形封頭按結構形狀又可分 為球形、橢圓形、蝶形和無折邊球形的四種封頭。 對于列管式換熱器一般取用橢圓形封頭為多。橢圓形封頭 是由 半橢球和具有一定高度的短圓筒兩部分所組 成。直邊 的作用是避免殼體與封頭間環(huán)向焊縫的邊緣應力,由于橢 球封頭各點曲率的變化是連續(xù)的,當其承受內壓時封頭內 的應力分布不會發(fā)生突變,所以其承受能力較大。 橢圓形封頭的壁厚與其長短值的比值有關。即 D/2h=2。 大多數(shù)橢圓封頭的壁厚是與筒體厚度相等或比筒稍短。 直邊的內徑與殼體內徑相同。 ( 26) 根據本實驗可選 材料:碳素鋼 其中 R=D=400mm;r=0.15D=60mm;S=b=10mm;H=0.25D=100mm; h=3S=30mm 圖見附頁 圖 -4 (六)封 頭或管箱的法蘭與墊片 ( 25 )S-P117頁 ( 26 )S-P119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8 - 法蘭是壓力容器用的法蘭。壓力容器法蘭分為平焊法蘭和 對稱法蘭兩類,平焊法蘭又分為甲型和乙型兩種。甲型平 焊法蘭適用于公稱壓強( MPa) Pg0.25、 0.6、 1.0、 1.6 四個壓強等級的較小范圍。乙型平焊法蘭適用公稱壓強 Pg2.5 4.0兩個壓強等級的較小范圍,其最高工作溫度 為 350Co 。 ( 27) 本設計選用甲型平焊法蘭 ,圖見附頁 圖 -5、圖 -6 公稱尺寸: Pg =1.0MPa ( 28) Dg D D1 D2 D3 D4 b a a1 d 400mm 515mm 480mm 450mm 440mm 438mm 30 mm 15 mm 13 mm 18mm (七)接管 接口管有焊接管、鑄造接管和螺紋接管三種。 本實驗設計可選焊接接管,且二次蒸汽選用上進下出的 形式 1、 蒸汽進口管 di =u4VS=氣 u4WH式中: di 接管的 內徑 Vs 通過接管流體的體積流量 u 接管內流體的適宜流速 u=30m/s 氣=0.42675 kgm3 ( 27 )S-P119頁 ( 28 )S-P120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19 - 所以: di =4 2 6 7 5.014.3303 6 0 02 1 1 04 m=241mm 圓整 成 250 2、 冷凝水管: di =u4VS=水 u4WH=9 6 5 .1 6 2214.3360021104 =20mm 水通過查表得出: t=90.2 ,查得 3/162.965 mkg水3、 冷卻水管: di =水冷卻水 u4W C=997.2314.338.024 =127mm 圓整 150 水通過查表得出: t=t1 t2/2=24 ,查得 3/2.997 mkg水4、 不凝氣體排除管: di =u4VS=氣 u05.04W H = 300 . 4 2 6 7 514.33 6 0 0 0 . 0 52 1 1 04 =54 圓整 70 (八)容器開孔的補強 補強圈的材料一般與器壁材料相同,其厚度也與器壁厚 度相等,直徑與管子一樣。故補強圈可選:碳素鋼 10 直徑 200 圖見附頁 圖 -7 (九)接管法蘭與法蘭蓋 根據上述計算出的接管的 di 通過查表( S-P151 附表 7)得到管法 蘭尺寸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蒸汽 二次 冷凝器 - 20 - Pg=0.98MPa( 10kgf/cm2) Dg 管子 法蘭 螺栓 dH S D D1 D2 D3 D4 b f d 數(shù)量 直徑 250 272 8 390 350 320 283 312 21 3 23 12 M20 70 76 4 180 145 122 86 109 8 3 4 4 M16 150 159 4.5 280 240 212 171 203 11 3 18 8 M20 20 25 3 105 75 58 33 - 6 2 4 4 M12 (十)容器法蘭 圖見附頁圖 -8 (十 一 )支座 圖見附頁 圖 -9 課程設計技術說明 一、 接管表 序號 連接方式 用途 公稱 尺寸 連接尺寸 1 平面連接 冷卻水進出口 Dg150mm Pg1.0MPa Dg150mm 2 平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