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設計.doc_第1頁
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設計.doc_第2頁
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設計.doc_第3頁
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設計.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生物集體備課教案主備人:張本長 成員:蘇英、李海第3、4課時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節(jié)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光、水、溫度等因素對生物生存的影響。2舉例說出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3舉例說出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能力目標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及設計實驗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愛護大自然,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情感意識。重點舉例說出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難點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1學生準備:課前采集鼠婦,在采集過程中觀察鼠婦的生活環(huán)境。2教師準備:準備實驗用具。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的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同學們用業(yè)余時間捉到一些鼠婦,現在同學們想一想,你們都是在什么地方找到鼠婦的,鼠婦到底適應什么樣的環(huán)境?二、師生互動,理解新知(一)教師提出問題:鼠婦生活的環(huán)境條件是什么?學生討論,作出假設:(1)鼠婦喜歡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2)鼠婦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學生分兩組:15實驗小組驗證第一個假設,610組驗證第二個假設。1學生15實驗小組:假設一:鼠婦喜歡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1)教師推薦實驗器材。(2)實驗過程:學生:動手設計實驗并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學生:在紙盒內一半鋪濕土,一半鋪干土。在設置明暗條件時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濕土上方蓋黑紙板,干土上方蓋玻璃板;一種是濕土上方蓋玻璃板,干土上方蓋黑紙板。教師:針對學生出現的兩種情況,指導學生怎樣才能設置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或明亮、干燥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討論:到底濕土上方應該蓋什么?干土上方應該蓋什么?怎樣做才更容易成功?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濕土上方蓋黑紙板,干土上方蓋玻璃板,然后把鼠婦放在黑紙板和玻璃板的交界處容易成功。(3)5分鐘后,鼠婦大多數移至黑暗潮濕處。(4)實物投影:各小組實驗過程的數據記錄。鼠婦的數目環(huán)境1分鐘2分鐘3分鐘4分鐘5分鐘黑暗潮濕56789明亮干燥54321(5)小組成員分析處理所得數據,小組之間交流,得出結論。預期結論:鼠婦喜歡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2學生610實驗小組:假設二:鼠婦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1)教師推薦實驗器材。(2)實驗過程:學生:動手設計實驗并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并提出開始把鼠婦放在什么位置,此實驗更容易成功。學生:在紙盒內一半鋪濕土,一半鋪冰濕土,把鼠婦放在濕土和冰濕土的交界處。(3)5分鐘后,鼠婦大多數移至濕土處。(4)實物投影:各小組實驗過程的數據記錄。 鼠婦的數目環(huán)境1分鐘2分鐘3分鐘4分鐘5分鐘溫暖56689冰涼54421(5)小組成員分析處理所得數據,小組之間交流,得出結論。預期結論:鼠婦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3全班學生根據兩個預期結論,分析討論“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是什么”。學生得出結論: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有光、水、溫度等。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活動結束后,把鼠婦放歸大自然。學生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樹立愛護大自然、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識。(二)學生自學教科書的內容,了解生態(tài)因素的概念。教師: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有光、水、溫度,除了這些沒有生命的因素外,是否還存在一些生命的因素呢?學生自學教科書的相關內容,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作出回答:對某一只鼠婦來說,其他鼠婦影響它的生活;還有土壤中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影響它的生活,那么這些影響鼠婦生活的其他生物即為生態(tài)因素。教師:沒有生命的物體稱為非生物,有生命的物體叫做生物。所以生態(tài)因素也就可以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教師:在飯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雞”,所謂田雞就是青蛙,提出問題讓學生就這一現象展開討論。問題:1.青蛙少了,什么多了?什么受到了損失? 2.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將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學生展開討論:青蛙少了,害蟲多了,農作物減產,人們的經濟利益將直接受到損失。長此下去,將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人們將自食難以下咽的苦果。(三)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1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1)學生觀察教科書第17頁中駱駝、駱駝刺和海豹的圖文資料,老師提問:駱駝和駱駝刺都適于生活在干旱的沙漠環(huán)境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過分析資料,你認為海豹能夠生活在寒冷的海域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上述資料中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或生活方式的特點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2)學生分組討論,并在小組內進行展示。駱駝適于生活在炎熱缺水的荒漠環(huán)境中;是因為駱駝的尿液和汗液都比較少,只有當體溫升高到46時才會出汗,能夠很好地保存體內的水分。駱駝刺的根系特別發(fā)達,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能夠吸收土壤深處的水分,而地上部分比較小,散失的水分比較少,有利于體內水分的保存,適于生活在沙漠環(huán)境中。海豹的皮下脂肪特別厚,具有很強的保溫作用,適于生活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所以,駱駝失水很少和駱駝刺的根長得很長是對干旱環(huán)境的適應;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對寒冷環(huán)境的適應??傊?,這些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方式是與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相適應的。(3)教師進一步強調: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方式。所以,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2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1)學生觀察教科書第17頁中蚯蚓的圖文資料,闡述該資料說明的問題。(2)學生分組討論,并在組內展示,最后達成共識。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還能增加土壤肥力,說明生物對環(huán)境有影響。(3)教師進一步說明: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漫長過程中,環(huán)境在不斷改變;生物也在不斷進化,以適應環(huán)境。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榮的生物圈。三、課堂小結,梳理新知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對環(huán)境是有影響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