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上冊教案.doc_第1頁
青島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上冊教案.doc_第2頁
青島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上冊教案.doc_第3頁
青島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上冊教案.doc_第4頁
青島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上冊教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 我們一起學科學1.走進科學課一、教學要求:1、收集有關科學和科技發(fā)展的資料,明確科學課研究的對象和學習的知識內容。2、意識到科學精神、態(tài)度、價值觀與科學成就的取得有直接關系。3、體會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人們生活和社會進步的作用,初步體會到科學與技術的關系。二、教學重點:1、意識到科學精神、態(tài)度、價值觀與科學成就的取得有直接關系。2、知道科學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對科技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三、教學過程:1、導入:知道哪些科學家的名字?知道哪些我國科技項目?2、學習新課;(一)科學課上要做什么?1、談話,簡述科學的意義,科學課研究的對象。2、分析科學家取得某項成就的原因。3、具體說出科學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學習,(二)活動過程:(1)1、看書第二頁。2、說說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3、學生獨立獲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4、小組交流自己的閱讀結果(三)活動過程:(2)1. 拿出帶來的葉片觀看一下,葉子是什么樣的?2. 小魚為何改變了方向?(課本第三頁)3、小組代表說發(fā)現(xiàn)。4、教師小結:我們要從小熱愛科學,善于觀察與思考,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究問題的答案及追求真理。四、拓展活動 聽科學家的故事。學生互相講。2.我的“小問號”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yǎng)研究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和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學重點難點: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yǎng)研究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和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學準備:不同顏色的小動物玩具,圖片等等。教學過程:一、課前交流,初步感悟1、師:我們在這么美的大自然中,親近大自然,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秘密。同學們的心情怎么樣?2、組織學生交流。二、課中體驗,深化感悟1、 師:老師這兒有幾樣物品,你能提出小問號嗎?師出示:黃色、紅色、綠色的玩具、小車等。誰來提問?學生自由提問(只要學生能夠根據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問題即可,不管問題有沒有答案,問題是否科學,都可以。)2、師:是啊,小車為什么能跑,青蛙為何能跳,這一個個美麗的小問號是多么有趣啊!我們來說說聽聽。學生各抒己見。3、師:我們可以自愿組合成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生分組,選好組長)4、全班匯報:5、看課本第五頁的圖畫,你有哪些“小問號”?(1)彩虹是怎樣形成的,有哪幾種顏色?(2)鳥類是怎樣繁殖的?.(3)全班匯報,共同揭秘。對于可以解決的問題,老師可以積極發(fā)動學生,師生一起解決。三、拓展活動(課后作業(yè))在課后進行觀察,把自己的“小問號“記錄下來,我們下一節(jié)課討論。第二單元 我們怎么知道3.看一看教學目標:認識眼睛,以及它們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準備材料: 鏡子 七巧板 圖片教學建議:學生戴眼罩的時間不宜過久,可能會造成感覺不適。教學過程:1、導入一 教師:(播放動畫)蒙蒙諾諾是怎么找到自己照片的???小朋友們閉上眼睛,你們還能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嗎?,往四周看一看能看到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眼睛的重要性)2、導入二 活動導入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安靜。仔細聽一聽,聽見什么聲音了嗎?那么現(xiàn)在請你們把耳朵捂住,還能聽見嗎?聽得清楚嗎?活動: 小眼看世界(1). 戴上眼罩,體驗黑暗教師:(分發(fā)材料)你看得見嗎?能走路嗎?(引導體驗黑暗帶來的不便)教師:下面老師要請一個小朋友上前,戴著眼罩,穿過這些障礙物,看看會怎么樣。(在教室前面擺法一些椅子等障礙物,擺放2-3個即可,同時老師在旁邊注意保護,以免學生跌倒磕碰)(2). 眼睛的作用教師:剛才戴上眼罩的小朋友走的跌跌撞撞的,誰說一下這是為什么呢?(鼓勵幼兒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進一步讓幼兒體驗黑暗,明白眼睛的作用)教師: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所以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還要關心和幫助眼睛看不到的人,對不對?(引導小朋友愛護眼睛,培養(yǎng)小朋友助殘意識,關心幫助殘障人士)3、評估 (1). 是否知道眼睛的作用。 (2). 是否參與了眼睛的游戲。4、小結:師談話說如何保護自己眼睛和耳朵4、延伸:圖片有哪幾種動物(9頁大象圖)教學反思:4.聽一聽教學目標 認識眼睛和耳朵,以及它們的作用。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材料準備 水杯、瓶子、沙、石子等。教學建議:在進行聲音的游戲的時候,盡量選擇周圍相對比較安靜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過程一、現(xiàn)在請同學們安靜?,F(xiàn)在仔細聽一聽,聽見什么聲音了嗎?那么現(xiàn)在請你們把耳朵捂住,還能聽見嗎?聽得清楚嗎?二、 聽聲辯音比賽(1). 請學生聆聽幾種樂器的聲音,并嘗試記住這些聲音的特點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聽到了哪些樂器的聲音?它們都有什么特點呢?(配合幼兒回答演奏樂器,引導幼兒回憶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2). 讓學生在戴著眼罩的情況下,辨別幾種樂器的聲音教師:這邊的小朋友戴上眼罩,老師演示樂器,這邊的學生當評委。(將學生分成兩組,第二輪輪換進行,讓學生辨認樂器的聲音)教師:老師請出一個小朋友來演奏樂器,讓戴著眼罩的小朋友猜測是哪種樂器的聲音,好不好?(引導幼兒探究聲音的興趣,體驗耳朵的重要性。)三、評估 1. 是否知道耳朵的作用。 2. 是否參與了耳朵的游戲。四、延伸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一個“盲人摸物”的游戲。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輪流來體驗閉著眼睛摸東西的感覺。5.摸一摸教學目標:1. 使學生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特征,發(fā)展感知能力。2.幫助幼兒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3.培養(yǎng)幼兒用手觸摸感知物體的習慣。教學重、難點:用手感知物體的特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教學準備:每人一套材料:三支彩筆,復印紙、紙板、砂紙方法與手段:討論法、問答法、游戲法教學過程:一、激發(fā)學生動手觸摸的興趣。師:請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皮膚,說說你有什么感覺?(引導說一說摸過的什么感覺,引導說完整句。)學生自由操作,并各自發(fā)表意見。二、引導幼兒通過觸摸,感知物體的不同特征。1.師:你準備的東西摸上去感覺一樣嗎?有什么不同?捏捏毛巾和紙板有什么不一樣?摸摸砂紙的正面和反面又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說出軟硬、光滑、粗糙等詞匯。師:我們能用手摸出軟、硬、光滑、粗糙,你們的小手真能干!2.教師繼續(xù)提問:現(xiàn)在請你用手摸摸自己身上,說說你有什么感覺?3.再摸摸其他物品 從箱子中任意摸出一種物品,說說它的特征。旨在引導學生通過用手摸一摸物品,說一說事物的特征,發(fā)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嘗試用幾個詞表達自己的感覺,幫助學生從物體的多方面感知特征與表達。三、引導學生討論,擴展經驗。1準備12個學生沒有觸摸過的東西。師:你怎樣才能知道這些東西是冷的、熱的、軟的、硬的、光滑的還是粗糙的?那么誰來試試?引導幼兒回答用手摸摸捏捏并請幾位小朋友上來捏一捏,摸一摸。2教師繼續(xù)提問:你還摸過什么東西?他們摸上去有什么感覺?說出來告訴大家。四、活動延伸: 回家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媽媽。教學反思:首先,我讓幼兒直接動手操作,激發(fā)幼兒觸摸的興趣,并明確從各物體獲得的感知。接著,引導幼兒摸摸物品,感知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相對的特征,進一步感受各特征。通過摸摸自己和摸摸教室里的物體,幼兒感知物體的不同特征。然后,再以幼兒沒有碰觸過的物體、曾經碰觸過的物品、看到的教室外的物體展開討論,拓展幼兒的經驗。最后,我以游戲進行延伸,讓幼兒通過觸摸物體進行猜測,加深幼兒對物體特征的印象。活動中,絕大多數幼兒能夠用一個詞描述物體特征,但并不能自主地使用兩個及其以上的詞語描述。今后我會加強幼兒從多角度描述物體特征的能力。6.聞一聞,嘗一嘗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的感官,學習用鼻子、眼睛、嘴巴來辨別各種液體。 2、愉快的參與活動,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覺。教學準備: 1、無色透明的液體(開水、酒精、白醋)。2、黑色的液體(咖啡、可樂、醬油)。3、氣味較為濃烈的水果(蘋果、檸檬、石榴)4、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帶蓋塑料杯若干。教學過程: 1、老師:“聽說森林里的小動物要舉行一個問答比賽,你們想參加嗎?”請學生盡快舉手回答問題:(1)什么動物的鼻子最長?(大象)(2)什么動物的鼻子像圓形?(小豬)(3)什么動物的鼻子最靈敏?(小狗)2、把實驗材料(蘋果、檸檬、石榴)放在桌上,讓學生蒙住眼睛,聞聞氣味。3、請學生說一說剛才聞的是什么,然后摘下眼罩驗證。4、將三種無色透明的液體(開水、酒精、白醋)放在桌子上,先請學生猜杯子里裝的是什么,然后請幼兒聞一聞,區(qū)分開水、酒精、白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鼻子對認知物體的作用。5、將三種黑色的液體(咖啡、可樂、醬油)放在桌上,提問:“我們除了通過視覺、嗅覺來辨別各液體,還有什么方法呢?”引導學生通過嘗一嘗來辨別各種液體。6、小結辨別物品的方法: 聞、嘗都是在觀察。第三單元 玩中學7.玩磁鐵教學目標:1.在游戲中,了解磁鐵同極排斥、異極相吸的特性。2.能在主動探索、反復嘗試中找出磁扣的南北極。3.在合作游戲和探索活動中感受玩磁鐵的樂趣。教學準備:條形磁鐵、U形磁鐵若干,磁扣人手一個,磁鐵玩具教學過程:一、 探究磁鐵同極排斥、異極相吸的特性1.情境導入,激趣師:小隊員們,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科學,大闖關”的活動了,大家有沒有信心闖關成功?別忘了我的口號是“科學泡泡,動手動腦;玩轉磁鐵,探索奧妙!”大家準備好了嗎?有沒有信心們?好,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闖關游戲。2.探究知道新問題師:同學們,我們觀察一下磁鐵。請同學們來介紹一下,磁鐵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學生:(1) 磁鐵的形狀:方塊磁鐵、瓦形磁鐵、圓柱形磁鐵、圓環(huán)磁鐵、圓片磁鐵、條形磁鐵、U形磁鐵。(2) 磁鐵兩端有藍色,一端紅色。(3) 磁鐵能夠吸引鐵磁性物質。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對。3.游戲:變身小磁鐵師:同學們很棒,請你們任選藍色和紅色小標志的兩頭,互相對碰會有什么現(xiàn)象?(同顏色的兩端相斥,不同顏色的兩端相吸。)二、探究磁鐵的應用1.激趣師:玩過了游戲,我們休息一下,進行我們的終極挑戰(zhàn)。2.學生探究,磁鐵還可以吸引那些物體?(教師適時引導,并觀察學生實驗情況。) 3.分享實驗結果。4.教師小結,簡介磁鐵在生活中的 應用。8. 玩彩泥教學目標:1.彩泥制作學會揉、壓、搓等技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2.能隨意取橡皮泥,通過分泥、團圓、壓扁、擠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樣式的花朵形狀。3.通過學生用彩泥制作花朵,激發(fā)學生愛護植物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準備:課件、彩泥、硬紙板、彩泥制作工具教學過程:一、開始部分:1、師:讓我們一起拍拍小手吧!2、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圓圓,它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你們愿意嗎?二、 基本部分:1、游戲:彩泥變變變 、 揉一揉:彩泥變成湯圓、壓一壓:湯圓變大餅,比一比誰的餅大。、搓一搓:湯圓變面條,比一比誰的面條長。讓幼兒自己變一變,說一說變成了什么。2、 同學們,彩泥好玩嗎?今天是圓圓的生日,圓圓有一個生日愿望?圓圓:我最喜歡夏天五顏六色的花朵,可是現(xiàn)在是冬天,花朵都枯萎了,我想看盛開是美麗花朵,你們能幫我實現(xiàn)生日愿望嗎?3、老師邊播放課件邊動手演示花朵的制作過程。講解彩泥花朵的制作的過程:制作一個黃色的小球,五個紅色的小球,兩個綠色的小球和綠色的長條。按照順序粘在白紙板上。師:讓我們一起用彩泥做出漂亮的花朵,幫小彩泥實現(xiàn)愿望把!4、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三、 結束部分:1、讓大家和老師來欣賞一下你們的作品。2、我們一起去洗洗小手吧!9. 玩小車教學意圖:玩具是每一個小學生的最愛,并且各種各樣的顏色對于他們來說也充滿了好奇,這節(jié)活動課就是通過讓學生在玩小汽車的過程中,使學生產生對顏色的興趣,感受和同伴一起玩的樂趣。教學目標:1.對顏色感興趣。2、會將小汽車車輪或其他圓形的東西蘸顏色在白紙上滾。教學準備:為每個寶寶準備一輛玩具汽車,拉鏈等。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你們猜猜是什么?2. 在學生自由猜測時,教師掀掉布,給學生一個驚喜:(師:“看,是什么?”)(小汽車)師生一起說說小汽車的種類和作用,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3. “這么多好玩的小汽車,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啊?”(教師講清楚要求,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玩具汽車玩。)二、引發(fā)興趣,教師進行示范演示。1.師:小朋友們,快來看呀,老師的汽車會變魔術!教師把汽車車輪蘸上顏色在白紙上開過,邊開汽車邊念兒歌“小汽車,嘀嘀嘀,開來開去真有趣?!?.引導學生觀察小汽車滾出來的畫,師:厲害吧,老師的小汽車還會畫畫呢,看,是什么顏色的?像什么?(學生自由回答,在學生回答像什么時,教師要給與肯定。)4. 師:同學們,你們的小汽車能畫畫,依靠的是什么力量?(推力 拉力)三、活動結束1、每人一個方向盤,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生做開小汽車的游戲。2、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或拉力。10.分一分教學目標:1、經歷根據色彩、形狀、用途等對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個標準進行簡單的分類;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整理物品的習慣。教學重點: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即掌握分類方法。教學難點:找到合適的分類標準;教具準備:各種顏色的立體快、鉛筆等。教學過程:師:孩子們,老師知道你們是懂禮貌、愛整潔的孩子。而且老師還知道你們今天每個人都會表現(xiàn)的非常乖。一、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分類需求那下面請小朋友們看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圖)。仔細觀察后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嗎?生1:書架上的書很亂;生2:玩具到處都是;生3:筆、桌上、地上都有師:很亂。那孩子們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很亂呢?請生自由回答。師:孩子們說的都對。小猴自己也說了,好亂呀!播放課件。師:Ppt出示第二幅圖師:孩子們,下面我們看看小猴整理后的房間,你感覺怎么樣? 生自由答。(整齊)很舒服(或很整齊)。那孩子們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很舒服呢?師:回答的真不錯。所以呀,我們平時都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二、共同學習。之前老師已經請小朋友們利用周末的時間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預習了關于分一分的內容。師:現(xiàn)在老師請同學們聽清要求:(2、3個同學)你是怎樣整理自己的書包的?(出示課件)(善于捕捉學生回答問題的信息,靈活處理)生自由匯報:語文放在一起,數學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等師引導總結:把書放在一起,作業(yè)本放放在一起,學具放在一起等。師:看來呀孩子們真能干,學會了整理自己的書包。真了不起!三、練習1、師:現(xiàn)在老師請同學們把桌子上的小棒自己獨立的試著分一分;老師看哪些同學能干,分好用坐姿告訴老師。(老師巡視,捕捉信息,靈活處理)2、請同學們把小棒快速地放到桌子的左邊然后用坐姿告訴老師。那下面我們來展示展示你們的本領。老師相信你們行。3、練習(出示課件)(1)把生活在水里的動物涂色。師:請同桌之間小聲地相互討論,然后再回答問題。(生自由答。)(2)整理玩具,分類擺放。第四單元 水11. 運水游戲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運水游戲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2能認識和選擇在不同情況下適宜運水的工具、材料,并用語言表達出來。3在活動中充分感受玩水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學準備:水、充氣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鏟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紙、海綿等。教學過程:(一).談話引起學生對水的興趣。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水嗎?水是什么樣的?玩水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不能把自己和同學的身上弄濕)(二).通過玩水,自由探索。 1.運水。(1)我們今天接到一個新任務,就是把這邊水槽里的水運到那邊的水槽里去。(不能直接倒,并且不能漏了水或著撒了水。)(2).學生運水。(滲透教育“水是很珍貴的,別把它漏到地上了。”2看圖片。師:看著圖片你想到了什么?(水會流東,水很珍貴,要節(jié)約用水;誰能給人們帶來方便,也能帶來危害。)(三).活動延伸:師:今天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下面讓小水輪轉起來。(兩人一組)12.認識水教學目標:認識水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教學準備:水、燒杯、水槽、量筒、不同形狀的其他容器等。教學過程:一、導入1、教師出示課件有關水的圖片?學生觀看。2、談話:我們生活、生產都離不開水,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水。(板書課題)12、認識水二、認識水1)、你們知道哪些水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回答。2)、你聞一聞容器里的水,是什么味道?嘗一嘗什么味道?板書:無色、無味、透明、易流動 3)、出示白醋、清水、橙汁、白糖水,讓學生分辨出來。方法指導:一看二聞三嘗4)、出示書中插圖。小明不知道水是什么形狀?我們來幫幫小明好嗎?學生說水倒入桌上容器的形狀。5)、實驗證明水倒入容器后的形狀。(老師演示將水倒進不同容器中,學生觀察水的形狀。)三、拓展活動:說說自然界中哪里有水,學生互相交流,師小結。13.水變咸了教學目標:1.能從身邊常見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能夠自己設計實驗,探究水能溶解固體物質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和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2、體驗到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意識到科學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教學重、難點:1、 知道水有溶解物質的特征;2、 能定性地描述溶解變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準備:食鹽、白糖、勺子、筷子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直奔主題。師:請同學們看黑板,我們今天研究的主題是什么?生:水變咸了(師同時板書)。師:水為什么變咸了?生:因為放了鹽。師:怎么知道水里放了鹽?生:嘗一嘗。師:老師這有一杯溶液,誰來嘗一嘗?(指生品嘗)師:是鹽水嗎?生:不是,是糖水,因為它是甜的,說明放了糖。二、認識溶解。師:同學們想不想做一杯甜水和一杯咸水呢?生:(齊答)想。師:怎么做?說說你的方法,并說一說要用到哪些物品和器材。(小組討論、交流并匯報)表現(xiàn)好的同學給予小組鼓勵。學生按照老師給的提示來配置溶液。(師巡視、指導)強調:邊做實驗變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學生配置的溶液展示,并匯報實驗結果。教師引導:那我們剛才放到燒杯里的鹽和糖去哪了?(生來回答:化了、看不見了)引出:我們科學上稱這種現(xiàn)象為“溶解”,根據我們剛才做的實驗,你認為什么樣的是溶解?(生討論交流匯報,師簡述溶解的意義)三、深入探究,拓展認識。 在水里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溶解?學生交流后師小結。四、課堂反思: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指生回答后,教師總結)五、作業(yè)布置:把食鹽水倒入盤子里,放在窗臺上,沒議案進行觀察,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14.把它們放到水里教學目標:1、過程與方法:能夠通過觀察、猜測、驗證等活動發(fā)現(xiàn)事實,做出判斷。并用文字或圖表等手段記錄和描述所觀察到的科學現(xiàn)象。2知識與技能:意識到通過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認識物體的更多性質。認識固體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現(xiàn)象,意識到固體在水中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輕重決定的。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愿意合作與交流,體驗科學研究的樂趣。感受猜測和假設的重要性,懂得通過實驗觀察獲得事實,根據事實作出的判斷才是科學的。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固體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的現(xiàn)象。難點:意識到固體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輕重決定的,而是由材料、形狀所決定的。教學準備:沙子、小蘇打、勺子教學過程:一、激發(fā)興趣,故事導入:1、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小故事,請看:三個小伙伴在森林里玩皮球,小兔子一使勁,把皮球踢進了一個深深的樹洞,于是三個小伙伴開始想辦法,小猴看到附近有一條小河,于是他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你知道他們想到了什么辦法嗎?學生討論:他們把水倒進樹洞,皮球飄上來了。2、同學們真聰明,和小伙伴們想到一塊去了,于是他們抬來了水,把水倒進樹洞,皮球就浮上來了。小伙伴們又開心的玩了起來。3、大家都是利用了皮球能在水里浮起來這一知識,幫小動物們解決了這個問題,皮球是固體,那是不是所有的固體放到水里都能浮起來呢?4、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把物體放到水里,看看是溶解在水里,還是浮在水面上。二、探究(一)預測物體在水里的情況。1、認識材料。老師給每一個小組都準備許多好玩的物體,快看一看都有什么?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2、學生匯報。(沙子、小蘇打、食用油)3、猜一猜。把他們放到水里,會有什么現(xiàn)象?生討論:(有的沉、有的浮、有的不見了。)4、學生匯報本組的猜想。(二)探究物體在水里的沉浮情況。1、談話: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就讓我們親自動手試一試,用實驗來驗證吧。你們準備怎樣做這個實驗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嗎?2、學生匯報做實驗的注意事項。(三)師小結:有些物質在水里容易溶解,有些物質在水里很難溶解。三、拓展活動: 1、飲料可以沖著喝,知道為什么嗎?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15. 放大鏡教學目標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2、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過程與方法1、正確用放大鏡觀察物體。2、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教學難點:放大鏡是“凸”“透”鏡教學準備:放大鏡(最好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放大鏡,如果只能提供給學生一種放大鏡,盡量放大倍數大一點),平面鏡片。教師演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