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研網/考研網/為考生提供您所需要的考研復習備考資料考研政治復習資料/zhengzhifuxizhidao0/第三節(jié)人民群眾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誰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怎樣看待人民群眾和個人的歷史作用?這是在社會認識史上長期困擾人們的難題。唯物史觀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一)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上的對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占統(tǒng)治地位的歷史觀是唯心史觀。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前提出發(fā),否認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抹煞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宣揚少數英雄人物創(chuàng)造歷史,因而這樣的觀點被稱為英雄史觀。(二)現實的人及其活動是社會歷史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社會歷史是由現實的個人及其活動構成的。所謂現實的人,“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tài)中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fā)展過程中的人”。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不僅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而且通過一定的創(chuàng)造物使人的本質力量得到確證。人的現實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而不是自然屬性;人的本質屬性表現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特別是經濟關系中;人的本質是變化、發(fā)展的,而不是永恒不變的。(三)從社會歷史的整體聯系和具體過程中認識和把握歷史創(chuàng)造者及其活動唯物史觀在考察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時堅持了如下原則:首先,唯物史觀立足于整體的社會歷史過程來探究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其次,唯物史觀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人手來考察和說明歷史創(chuàng)造者及其活動。最后,唯物史觀從人與歷史關系的不同層次上考察人們歷史活動的作用及其性質。(四)人民群眾在創(chuàng)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fā)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和最穩(wěn)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活動要受到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五)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原理,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礎。群眾觀點就是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以及虛心向群眾學習的觀點。群眾路線是在群眾觀點的指導下形成的,是群眾觀點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運用。在我國的民主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依據馬克考研網/思主義的群眾史觀,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黨的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路線,是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戰(zhàn)勝敵人的重要“法寶”之一。二、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主張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并不否認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觀從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這一基本前提出發(fā),科學地說明了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一)社會歷史發(fā)展是無數個人合力作用的結果(二)歷史人物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歷史人物是一定歷史事件的主要倡導者、組織領導者或思想理論、科學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歷史人物對歷史發(fā)展有深刻影響,甚至有時能夠決定個別歷史事件的結局,從而導致歷史發(fā)生這樣或那樣的重大變化。(三)從必然與偶然的辯證統(tǒng)一中理解個人的歷史作用任何歷史人物的出現,特別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現,都體現了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tǒng)一。時勢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現具有必然性:(四)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堅持科學方法根據歷史人物所具有的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特點,唯物史觀主張評價歷史人物時,應該堅持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已考試題(一)單項選擇題1.20世紀50年代,北大荒人煙稀少、一片荒涼。由于人口劇增,生產力水平低下,吃飯問題成為中國面臨的首要問題,于是人們不得不靠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經過半個世紀的開墾,北大荒成了全國聞名的“北大倉”。然而由于過度開墾已經造成了許多生態(tài)問題?,F在,黑龍江墾區(qū)全面停止開荒,退耕還“荒”。這說明A人與自然和諧最終以恢復原始生態(tài)為歸宿B人們改造自然的一切行為都會遭到“自然界的報復”C人在自然界面前總是處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們應合理地調節(jié)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D)(2004年)2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是A吃喝穿住B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C人的自覺意識活動D結成社會關系(B)(2004年)3“許多事情我們可以講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沒有理由?!懊褚允碁樘臁薄_@段話表明A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活動B人的生理需求是歷史的基礎C人的自然屬性決定著人的本質D人的物質欲望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A)(2006年)4制約人的行為和動機的根本條件是A傳統(tǒng)意識B階級關系C生產方式D政治制度(C)(1999年)5列寧說:“意識到自己的奴隸地位而與之作斗爭的奴隸,是革命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奴隸地位而過著默默無言、渾渾噩噩、忍氣吞聲的奴隸生活的考研網/奴隸,是十足的奴隸。對奴隸生活的各種好處津津樂道并對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盡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隸是奴才,是無恥之徒?!边@三種奴隸的思想意識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是由于A人的社會意識并不都是社會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會意識中的各種形式之間相互作用D人的社會意識具有歷史繼承性(B)(2007年)6大眾心理影響經濟走勢,能正確解釋這一現象的觀點是A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決定作用B社會心理可以左右社會發(fā)展方向C只有正確的社會意識才能影響社會發(fā)展D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D)(2000年)7衡量生產力水平的客觀尺度是A勞動工具的狀況B勞動者的素質C勞動對象的廣度和深度D勞動產品的數量和質量(A,重復1991年試題)(1996年)8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A人與自然的關系B人與人的物質利益關系C管理與被管理的體系D分工協作關系(B)(1999年)9在社會生活中,上層建筑對于社會發(fā)展的性質取決于A國家政權的階級屬性B它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C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性質D社會生產力的性質(B,重復1991年試題)(1994年)10.“文化蘊藏著巨大的力,這種力不同于物理學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類用來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來化自身的。”這一說法表明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文化構造了人的本質C文化是社會發(fā)展的主導力量D文化是歷史進步的源泉(A)(2008年)11.馬克思根據人的發(fā)展狀況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三大形態(tài)。它們是A自然經濟社會、商品經濟社會、時間經濟社會B原始公有制社會、私有制社會、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C農業(yè)社會、工業(yè)社會、信息社會D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社會(D)(2007年)12.近來,馬克思的資本論在西方一些國家銷量大增。列寧曾說,馬克思資本論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這本書使讀者看到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是個活生生的形態(tài),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類社會作為一種活的有機體,其“骨骼”系統(tǒng)是指A地理環(huán)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等社會物質生活條件B與一定的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C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學等構成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B)(2009年)考研網/13階級產生的直接原因是A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奪B社會產品的分配不均C剩余產品的出現D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形成(D)(1996年)14.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是A勞動者B勞動對象C科學技術D管理方式(C)(2002年)15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說道:“我認為,在人類的一切知識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識就是關于人的知識?!瘪R克思的唯物史觀破解了人是什么這一“司芬克斯之謎”。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A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內在統(tǒng)一B所有人共同屬性的概括C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D自由理性的外化(C)(2009年)16.在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主義認為A前者是個人的理想,后者是社會的目標B前者體現了個人價值,后者體現了人的社會價值C兩者是彼此獨立的歷史發(fā)展過程D兩者互為前提和基礎(D)(2002年)17.“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這句話表明A人是研究社會歷史的出發(fā)點B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C歷史發(fā)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決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發(fā)展是歷史的原動力(B)(1993年)(二)多項選擇題1右邊這幅漫畫對于我們認識人與自然關系的警示意義在于A人類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將受到自然界的報復B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來自于不當的人類實踐方式C人與自然的關系本質上是對立的D人類依附于自然是擺脫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AB)(2008年)2下列事物中,屬于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范疇的有A人們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B人們實踐活動所利用的自然資源C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D人們實踐活動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E規(guī)范人們實踐活動的法律制度(ABD)(2001年)3.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正式發(fā)布,并于8月1日正式實施。1982年發(fā)布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同時被廢止。這一變化體現了A政治文明的進步B對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維護C對人權的尊重和保護D上層建筑不斷變革完善的要求E生產關系的根本變革(ABCD)(2004年)4有一幅廣告幽默畫,畫的是幾個行人在看一家飯店外貼的告示,上寫:“快進來吃飯吧,否則你我都得挨餓?!边@幅廣告畫的寓意有A生產者和消費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產和消費具有直接的同一性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出發(fā)點D商品交換活動背后隱藏著人考研網/與人的關系E生產關系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利益關系(ABDE)(2004年)5在下列社會現象中,屬于上層建筑的有A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B政治法律制度C國家政權D社會意識形態(tài)E社會風俗習慣(BCD)(1999年)6社會的物質性表現為A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自然歷史過程B生產方式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C社會基本矛盾決定著社會歷史的一般過程D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精神生活過程E社會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客觀過程(ABCD)(2000年)7據報載,北京市區(qū)開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動,通過文化資源孕育文明、群眾文化哺育文明,文化興區(qū)培育文明等三種途徑,營造文明城區(qū)。這是因為A文化和文明是沒有區(qū)別的B文化中的積極成分構成文明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類活動的結果D文化進步程度與文明發(fā)展水平是同步的(BCD)(2006年)8馬克思對階級斗爭學說的新貢獻是A發(fā)現階級和階級斗爭的存在B指出階級斗爭的長期性C論證了階級的存在與生產發(fā)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D說明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E說明無產階級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CDE)(1996年)9“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yè)資本家的社會?!边@段話表明科學技術是A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B歷史變革中的唯一決定性力量C推動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力量D一切社會變革中的自主性力量(AC)(2009年)10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其內涵有A人的本質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質在于人的社會性C人的本質是自由D人的本質形成于人的各種社會關系中E人的本質是具體的、歷史的(BDE)(2001年)11下述有關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觀點中,屬于唯物史觀的有A人人創(chuàng)造歷史B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yè)C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D人們總是在既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歷史考研網/E尊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是一致的(BCDE)(2003年)12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中的“人”是指A具體的、現實的人B廣大人民群眾C作為個體的人D社會全體成員(ABD)(2007年)13,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全面發(fā)展A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B是一個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C是社會發(fā)展的目的aD既是社會發(fā)展的結果,又是社會發(fā)展的原因E同推進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和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ABCDE)(2002年)14從社會發(fā)展的主體選擇性的角度看,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其原因在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智能辦公綜合體租賃合同
- 2025年鋁制品加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土地租賃開發(fā)合同》
- 2025房產買賣合同內容
- 2025年度網站建設和運營維護合同示例
- 2025企業(yè)設備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蘇州合同范本下載
- 2025藥店租賃合同模板(簡化版)
- 《2025某綠色生態(tài)園景觀維護合同》
- 2025建筑材料買賣合同
- 持有特種證人員提成范文
- 醫(yī)學影像學三基題庫
- JG-T+502-2016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
- 某部副食品配送項目服務方案
- CJJ99-2017 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標準
- 2024年《建筑節(jié)能》理論考試題庫(濃縮500題)
- UL 9540 儲能 中英對照
- 幼兒園小朋友餐前播報清新卡通風格模板
-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qū)草橋中學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低階粉煤外熱式連續(xù)干餾技術規(guī)范
- 結核分枝桿菌利福平及異煙肼耐藥突變檢測試劑盒(熒光PCR熔解曲線法)(CSZ230004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