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論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驗的實踐解讀.doc_第1頁
馬克思主義論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驗的實踐解讀.doc_第2頁
馬克思主義論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驗的實踐解讀.doc_第3頁
馬克思主義論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驗的實踐解讀.doc_第4頁
馬克思主義論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驗的實踐解讀.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克思主義論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驗的實踐解讀摘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長達80多年的歷史中,我們黨在不同時期會面對不同的實踐和理論問題,但有一條根本原則是不變的,也是不能變的,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而且必須中國化。本文主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從實踐的視角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經驗中幾個重大問題進行分析。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經驗;唯物主義觀點一、當代中國最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課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長達80多年的歷史中,我們黨在不同時期會面對不同的實踐和理論問題。但有一條根本原則是不變的,也是不能變的,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而且必須中國化。這可以說是我們黨在任何時期一切事業(yè)興衰成敗的生命線。由于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理論路線,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民主革命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尤其是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時期,我們取得了全球矚目世人震驚的偉大成績。當前,我們應該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排除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新保守主義以及“左”的干擾,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旗幟,沿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堅持科學發(fā)展觀,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這是關系到中國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問題。從世界范圍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關系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世界的前途和命運問題。歷史經驗證明,馬克思主義在世界的影響的擴大與縮小,往往與社會主義運動的勝利與挫折、高潮與低潮緊密相聯。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給馬克思主義帶來了重大損害,而中國革命和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的成就重新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真理的明燈。從這個角度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既具有中國意義又具有世界意義的課題??梢哉f,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建設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最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問題,值得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傾注全力進行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是個大題目,也是個最有理論深度、難度和高度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從多學科、多角度進行研究。本文主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從實踐的視角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經驗中幾個重大問題進行分析。二、立足實際,立足變化著的實際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來說,也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化”中國。這里“化”是動詞,是改變。它表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首先是用馬克思主義來“化”中國,也就是說用馬克思主義來改變中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赏瑫r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又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即用中國的實踐經驗以及被升華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新理論來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成果,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化”中國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產物。離開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就不可能也不需要用馬克思主義來“化”中國,而不用馬克思主義來“化”中國,就不可能有對中國革命、對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實踐的經驗的理論總結。正是由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統(tǒng)一的產物,因此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誰處于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共產黨的領袖地位,誰就最有可能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處于最重要地位。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三大成果的主要創(chuàng)造者,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一系列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重大決策,就是最具說服力的證明。這并不是像一些人說的,只有領袖才擁有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特權”。馬克思主義本來是革命的學說,是實踐的學說,革命領導人所處的總攬全局、指導實踐第一線的地位,中國革命戰(zhàn)爭、建設和改革開放的豐富實踐經驗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并要求他們不斷在總結經驗基礎上構建適合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如果處于最高領導地位,卻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一事關革命和建設成敗的根本問題上無所作為,不知道在中國應該如何做,甚至由于教條主義或經驗主義以及其他錯誤理論的影響背離馬克思主義,導至革命的失敗或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挫折,就會被革命實踐的浪潮所吞沒。在中國共產黨內,曾經有多人擔任過黨的總書記職位,包括王明在內,他們對中國革命事業(yè)所造成的損失證明,并不是處于領袖地位就擁有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特權”,就必然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成果的創(chuàng)造者。事實上可以倒過來說,如果不走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道路,不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引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走上勝利的道路,就會在使革命遭到失敗的同時失去自己的領袖地位。歷史可以選擇領袖,歷史也可以拋棄領袖。中國革命戰(zhàn)爭和建設的歷史,同時就是把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重大成就的人確立為領袖或核心人物的過程。而由于這種站在實踐第一線并處于總攬全局的地位,又為他們提供了各種有利條件和可能性,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面取得重大成果。這可以說是雙向選擇和雙向互動的過程。所以對領袖人物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的締造者的分析,應該是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脫離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全部歷史進程,單純用權力來解釋他們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成果的創(chuàng)造者的“權力決定”的看法是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我們強調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學說,不是在書齋里進行純學術研究的產物,這決不意味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需要研究理論,因為馬克思主義既是革命的學說又是科學的學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偉大的學者,恩格斯稱馬克思是科學家。實際上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都在進行科學研究工作。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學研究特點是立足現實,面對時代問題,為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尋找理論支撐。早在1845年1月20日,恩格斯在致馬克思的信中就非常明確他們進行科學研究的目的,他說:“目前首先需要我們做的,就是寫出幾本較大的著作,以便給許許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個必要的支點。你的政治經濟學著作,還是盡快把它寫完吧,即使你自己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彼谡劦阶约簳r也說“我的關于英國的著作當然也不會不起作用”。他批評德國的理論界,“我們這些德國理論家還根本不能發(fā)揮我們的理論,我們甚至還沒有發(fā)表批判荒謬言論的文章這是可笑的,但這是時代的標志,是德國的民族污泥分解的標志。而現在正是時候了。因此你一定要在4月以前寫完你的書,要像我那樣做”1。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科學研究與革命活動如此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可以說在世界上沒人能達到如此高度。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指導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的工作,改組德國正義者同盟,而且共同寫作了資本主義舊世界為之震驚的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在歐洲1848革命失敗以后“退入書房”,在倫敦大英博物館以四十年時間從事資本論著作,數易其稿,光手稿數量之多就足以驚人。即使如此,馬克思仍然首先是革命家。他在大英博物館埋頭著述的同時,密切關注革命形勢,參與工人國際組織的建立,關注法國巴黎公社革命,幫助流亡者,即使晚年仍關注俄國革命,寫了著名的給雜志編輯部的信,論述了俄國革命的道路。至于對中國,馬克思也極其關注。在紐約每日論壇報發(fā)表的一系列關于中國的評論中,對侵略中國的西方列強尤其是英國發(fā)動的鴉片戰(zhàn)爭猛烈抨擊,對既反對封建又反對“洋人”的太平天國的革命給予同情和支持。恩格斯也是一樣。恩格斯與馬克思一道領導建立工人革命的組織,但同時從事科學研究,不僅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也有很高的造詣。他曾用八年時間從事自然科學研究,他的自然科學水平尤其是科學哲學的水平是同時代的自然科學家所無法企及的。恩格斯的許多著作都是經典性的著作。盡管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費爾巴哈論具有論戰(zhàn)性,但絲毫沒有降低它的科學品位,都是極高水平的學術著作。至于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可以稱之為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學的奠基之作。立足實踐,決不是輕視理論,這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留下的寶貴傳統(tǒng)。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情況也是一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首先是要用馬克思主義“化”中國,沒有高水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是根本不可能的。既要立足中國國情又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兩者缺一都“化”不成。毛澤東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家,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卓有建樹。他寫的實踐論、矛盾論、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論十大關系以及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論持久戰(zhàn)等等,都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和馬克思主義軍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梢哉f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偉大成果的創(chuàng)立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有著精湛研究。這是他們能夠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條件。我們不能無限夸大領袖個人的作用,但領袖人物個人的理論才能和對馬克思主義著作和原理的精通,以及應用的嫻熟,肯定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們應該看到,立足實踐這個原則既是唯物主義的又是辯證法的原則。實踐始終是處于變化中的。因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成果,總是立足于變化著的實踐,面對不同時期的問題,總結新的經驗,提出新的論斷。立足變化著的實際非常重要。如果不是立足變化著的實際,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會半途而廢。所以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始終存在一個解放思想的問題。解放思想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不斷開創(chuàng)事業(yè)新局面的一大法寶。我們之所以強調十六大以來的創(chuàng)新理論,強調科學發(fā)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以及一系列相關理論的意義,原因就在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立足變化著的實際,而不是一勞永逸的事。它必須立足實際、在解放思想中不斷向前推進。我們的理論的旗幟沒有變,仍然是馬克思主義,這是從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始就一脈相承的。當然中國有自身國家的特點,為了突出這個特點,我們稱之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從毛澤東開始就是這樣。從鄧小平開始有著新的特點,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我們稱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個特色理論至今未變,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當然要與時俱進,但這不是旗幟的變化,而是根據面對的不同的時代特征、國際環(huán)境和國內具有的階段性和全局性的問題,采取符合某一階段特點的具有創(chuàng)新價值的新的觀點、新的方針、政策。這種變化,是立足變化著的實際的結果,與領導人變化并無必然相關性。即使原人原位,只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情況變化,必然要提出新的理論和觀點,制定新的政策,否則就背離了馬克思主義。任何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馬克思主義領導人,面對當前中國的國情和新的社會矛盾以及人與自然的矛盾,同樣都要強調關注科學發(fā)展、關注社會公平、關注社會和諧。時勢使然,這是歷史唯物主義原則,并不以領導者個人意志為轉移。區(qū)別是,英明的領導者能及時發(fā)現矛盾,調整政策;反之,則會使矛盾激化。三、實踐是確定是否屬于馬克思主義學派的標準有人問,馬克思主義是一還是多?馬克思主義可不可以有不同學派?馬克思主義當然不是只是列寧、毛澤東一家一派一系,其他都是異類。可又不能抽象地說,馬克思主義是多,任何學派只要自稱馬克思主義都可歸屬于馬克思主義之中?,F在有人就說,馬克思主義有西方馬克思主義、蘇俄馬克思主義即斯大林模式的馬克思主義、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南斯拉夫實踐派馬克思主義、西方民主社會主義,如此等等,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學派,任何人都無權把別的馬克思主義學派“革出教門”,否則就是縮小隊伍,是關門主義。我認為這種說法有點片面性。是不是馬克思主義應該有自己的標準。這個標準不是經典文本的引證,不是政治權力,不是誰得衣缽真?zhèn)?。照我看,衡量是否屬于馬克思主義的派別標準仍然是實踐。凡是主張馬克思主義與各國實際相結合的,以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為最高使命的學派都屬于馬克思主義學派。即使它們之間存在某些觀點的分歧,如對革命的方式、道路的選擇,對社會主義建設與方式的不同選擇,或對某些觀點的解釋,各自存在不同的看法都是正常的。因為這種分歧是由各自所處的實際環(huán)境和面對的問題不同而產生的。關鍵是不是否定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這個總的方向和歷史使命,任何為資本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私有制永恒化和合理化辯護的理論,任何抽象贊揚自由平等博愛的理論,無論怎能搖晃馬克思主義的旗幟都是非馬克思主義的學派。所以馬克思主義學派不是純學術領域中的學派,而應該是總的目標一致而達到目標的道路和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學派。這是馬克思主義與各國實際相結合的正常狀態(tài)。任何國家的馬克思主義都無權反對別的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與自己本國實際相結合的道路,反對由此得出的不同于自己的結論。當年毛澤東為日本共產黨的題詞就是馬克思主義必須與日本實際相結合。這應該是任何馬克思主義學派之所以屬于馬克思主義學派的共同原則。至于一些關在書齋里的學者脫離或拋棄馬克思和恩格斯畢生為之奮斗的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事業(yè),以對馬克思主義著作不同解讀的分歧而形成的不同學派,這些可以稱之為馬克思學學派或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者的學派,而不能稱之為馬克思主義學派,因為它的根本研究宗旨是純學術的,而不是同時以行動實踐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使命和歷史任務。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馬克思主義,就在于它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并努力實踐這種使命。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提綱的第十一條,不僅是馬克思哲學與以往一切哲學的分界線,也可以看成檢驗當代馬克思主義與自稱馬克思主義學派區(qū)別的試金石。我們區(qū)分馬克思主義學派、馬克思學學派、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學派決不是搞關門主義。我們應該關注西方馬克思學、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成果。尤其是在當代中國,熟悉西方馬克思學和國外馬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