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電子版格式要求(模板)撰寫要求...解析.doc_第1頁
論文電子版格式要求(模板)撰寫要求...解析.doc_第2頁
論文電子版格式要求(模板)撰寫要求...解析.doc_第3頁
論文電子版格式要求(模板)撰寫要求...解析.doc_第4頁
論文電子版格式要求(模板)撰寫要求...解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 撰寫規(guī)范要求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設計)必須使用漢語撰寫(外語專業(yè)除外)。論文內容應層次分明、數據可靠、文字簡練、說明透徹、推理嚴謹和立論正確。學位論文,一般由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錄、插圖和附表清單、引言(第一章)、正文、結論(最后一章)、參考文獻、致謝、附錄等部分組成并按前后順序排列。各部分的具體要求如下:1.封面(見附件1)(1)設計(論文)題目應能概括設計(論文)的主要內容,切題、簡潔,不超過26字,可分兩行排列。(2) 署名的合作指導教師人數不超過2人。(3) 專業(yè)名稱應嚴格按照專業(yè)目錄填寫。(4) 日期:論文(設計)完成時間。2.中文摘要摘要的字數一般為200個左右。內容包括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結果和結論,應突出本論文(設計)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或新見解,語言精煉,不宜使用公式、圖表,不標注引用文獻編號,摘要應當具有獨立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論文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為便于文獻檢索,應在論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關鍵詞35個,并以分號隔之,按詞條的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關鍵詞是為文獻標引工作而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的術語。3.目錄(見附件2)應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一般排在中、英文摘要之后。理工類專業(yè)目錄的三級標題,建議按(1、1.1、1.1.1)的格式編寫,文科類專業(yè)目錄的三級標題,建議按(一、(一) 1、)的格式編寫,目錄的打印見實例。4.引言(第一章):在論文正文前。內容包括:該研究工作的實用價值和理論意義;國內外已有的文獻綜述;本研究要解決的問題。寫出文獻綜述不少于3000字。5.正文論文正文是畢業(yè)論文(設計)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一般應包括緒論、論文主體及結論等部分。論文正文分章節(jié)撰寫, 每章應另起一頁。各章標題要突出重點、簡明扼要。字數一般在15字以內, 不得使用標點符號。標題中盡量不采用英文縮寫詞,對必須采用者,應使用本行業(yè)的通用縮寫詞。層次以少為宜,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正文層次的編排和代號要求統(tǒng)一,層次為章(如“1”)、節(jié)(如“1.1”)、條(如“1.1.1”)、款(如“1、”)、項(如“(1)”)。層次用到哪一層次視需要而定,若節(jié)后無需“條”時可直接列“款”、“項”?!肮?jié)”、“條”的段前、段后各設為0.5行。緒論一般作為第一章,是畢業(yè)設計(論文)主體的開端。緒論應包括:畢業(yè)設計的背景及目的;國內外研究狀況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課題的研究方法;論文構成及研究內容等。緒論一般不少于1千字。正文是學位論文的核心部分,一般由理論分析、數據資料、計算方法、實驗和測試方法,實驗結果的分析和論證,個人的論點和研究成果,以及相關圖表、照片和公式等部分構成。其寫作形式可因科研項目的性質不同而變化,總體要求理論正確、邏輯清楚、層次分明、文字流暢、數據真實和公式推導計算結果無誤。文中若有與導師或他人共同研究的成果,必須明確指出;如果引用他人的結論,必須明確注明出處,并與參考文獻一致。學位論文的結論單獨作為一章排寫,但不加章號。結論是畢業(yè)設計(論文)的總結,是整篇論文的歸宿。要求精煉、準確地闡述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或新的見解及其意義和作用,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具體格式如下:標題:論文分三級標題一級標題:黑體,三號或16pt,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二級標題:黑體,四號或14pt,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三級標題:黑體,小四號或12pt,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上述段前、段后間距可適當調節(jié),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適的換頁位置。例:理工類具體格式如下:第一章 (一級標題,居中,單列一行)1.1 (二級標題,左對齊,單列一行)1.1.1 (三級標題,左對齊,單列一行)文史類具體格式如下:第一章 (一級標題,居中,單列一行)第一節(jié) (二級標題,居中,單列一行)一、(三級標題,首行縮進2字符,單列一行)若有四五六級標題,可按如下格式編排:(一)(四級標題,首行縮進2字符)1、(五級標題,首行縮進2字符)(1)(六級標題,首行縮進2字符)其它標題或需突出的重點,可用五號黑體(或加粗),可單列一行,也可放在段首。正文字體:正文采用五號宋體,行間距為18磅;正文段落首行空兩個字,段落間不允許空行。中文摘要用小四號仿宋體,行間距為18磅,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對應,采用小四號新羅馬字體;圖、表標題采用小五號黑體;表格中文字、圖例說明采用小五號宋體;表注采用六號宋體。文中英文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體,按規(guī)定應采用斜體的采用斜體。頁眉頁腳:文字均采用小五號宋體。從第一章開始書寫篇眉,篇眉下橫線為上粗下細文武線“ ”(3磅),頁眉左側為“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學士學位論文”,右側為一級標題名稱。頁碼從第一章開始按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排。第一章之前的頁碼用羅馬數字單獨編排。圖 形:圖形要精選,切忌與表及文字表述重復。照片不得直接粘貼,須經掃描后以圖片形式插入。圖形坐標比例不宜過大,同一圖形中不同曲線的圖標應采用不同的形狀和不同顏色的連線。圖中術語、符號、單位等應與正文中表述一致。圖序、標題、圖例說明居中置于圖的下方。表 格: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表序、標題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注置于表的下方。采用標準表格形式(如三線表,可參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圖、表應與說明文字相配合,圖形不能跨頁顯示,表格一般放在同一頁內顯示。公 式:一般居中對齊,公式編號用小括號括起,右對齊,其間不加線條。文中的圖、表、公式、附注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按章節(jié)編號,如圖1-1,表2-2,公式(3-10)等。物理量計量單位:物理量計量單位及符號應按國務院1984年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及GB31003102執(zhí)行, 不得使用非法定計量單位及符號。計量單位符號,除用人名命名的單位第一個字母用大寫之外,一律用小寫字母。6.結論(最后一章):結論應明確、簡煉、完整、準確。如果不可能得出明確結論,也可以沒有結論而進行必要的討論。7.參考文獻在學位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時,應在引出處的右上方用方括號標注阿拉伯數字編排的序號;引用文獻標示方式應全文統(tǒng)一,并采用所在學科領域內通用的方式,用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5號字體。不得將引用文獻標示置于各級標題處。參考文獻的排列按照文中引用出現(xiàn)的順序列出,列在正文的末尾,一篇論著在論文中多處引用時,在參考文獻中只應出現(xiàn)一次,序號以第一次出現(xiàn)的位置為準。參考文獻可順序編碼,也可按“著者-出版年”編碼,也可以根據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編排規(guī)范的要求書寫參考文獻,并按順序編碼,即按文中引用的順序編碼。作者姓名寫至第三位,余者寫“,等”或“,et al.”。引用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說明如下:根據GB3469規(guī)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如下表:參考文獻的標識參考文獻類型專著論文集(單篇論文)報紙文章期刊文章文獻類型標識MC(A)NJ參考文獻類型學位論文報告標準專利其它文獻文獻類型標識DRSPZ對于數據庫、計算機程序及光盤圖書等電子文獻類型的參考文獻,以下列字母作為標識,如下表:電子文獻的標識參考文獻類型數據庫(網上)計算機程序(磁盤)光盤圖書文獻類型標識DB(DB/OL)CP(CP/DK)M/CD關于參考文獻的未盡事項可參見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771487)。8.致謝:致謝對象限于對課題研究、學位論文完成等方面有較重要幫助的人員,致謝應實事求是,切忌浮夸與庸俗之詞。9.附錄附錄一般作為學位論文主體的補充,主要包括:正文內過于冗長的公式推導;供讀者閱讀方便所需要的輔助性的數學工具或重復性數據圖表;由于過分冗長而不宜放置在正文中的計算機程序清單;本專業(yè)內具有參考價值的資料;論文使用的縮寫說明等。附錄編于正文后,其頁碼與正文連續(xù)編排。具體論文模板見示例(本書最后)。十七、畢業(yè)論文(設計)打印及裝訂要求1. 學位論文的封面嚴格按照學院教務處規(guī)定的統(tǒng)一格式制作,內容必須打印。2. 畢業(yè)論文(設計)正文內容符合下列次序:(1)封面;(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目錄;(5)正文;(6)致謝;(7)參考文獻;(8)附錄。3.正文頁面規(guī)格學位論文全部內容一律采用計算機編輯,為便于裝訂與復制,必須居中打?。ㄒ噪p面打印為宜),雙面復印時頁碼分別按左右側排列,頁碼一律以“-1-”格式排在相應的位置。論文開本大小:210mm297mm(A4紙)。版芯要求:左邊距:30mm,右邊距:25mm,上邊距:30mm,下邊距:25mm,頁眉邊距:23mm,頁腳邊距:18m小三號宋體附件2二號黑體,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小三號宋體目 錄 第一章 11.1 11.2 31.3 6第二章 102.1 102.2 142.3 14第三章 183.1 183.2 23第四章 30參考文獻32致謝33附錄35示 例褪色光度法的動力學和熱動力學研究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師范)專業(yè)2006屆摘要:本文對褪色光度法進行了動力學和熱動力學研究,利用微量熱法時行了動力學和熱動力學參數的測定,通過動力學和熱動力學參數對褪色光度法的反應機理進行了探討,在實際應用中建立了用褪色光度法測定肝素含量的方法。本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為文獻綜述部分,概要地闡述了褪色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特點及應用價值,介紹了顯色劑褪色光度法動力學和熱動學參數測定的原理和意義,介紹了本文所研究的顯色劑以及研究的不同體系。第二章是顯色劑褪色光度法動力學和熱動力學參數測定的實驗部分,利用具有自帶時間掃描系統(tǒng)和全套恒溫裝置的分光光度計以亞甲基藍、甲基紅、二甲酚橙、靛藍為顯色劑的不同體系,通過褪色光度法在不同溫度、不同酸性介質、不同催化劑和非催化體系中的化學動力學和化學熱動力學參數的測定。關鍵詞:顯色劑;褪色光度法;動力學參數IBleaching method dynamics and thermal dynamics researchThis article uses fading spectrophotometry discoloring method on the research into kinetics and thermo kinetics, microcalorimetry method in measuring thermodynamics and thermo kinetics constants which are used in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and fading spectrophotometry discoloring method in determining matters in practical approaches.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Chap.1 is the summery of the article. It outlines the principals,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value of fading spectrophotometry discoloring method, introduces the principal and sense in using reagent fading spectrophotometry discoloring method, and concludes the various reagents and systems this article is on.Chap.2, utilizing the method based on spectrophotometer with self-duration scanning system and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bath to measure chemical kinetics and chemical thermo kinetics constants under the variants of temperature, acid medium, catalyst and non-catalyst systems which involves different systems each using methylene-blue, methyl-red, xylenol-orange and indigo tin as reagent, deals with the experimental part of using fading spectrophotometry discoloring method in measuring dynamics and thermodynamics constants.Key words: reagent, fading spectrophotometry discoloring method, dynamics constant, thermokinetc, micro thermometer目 錄(略)III寧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第一章 褪色光度法概述6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本科畢業(yè)論文 第二章 褪色光度法動力學和熱動力學的研究第一章 褪色光度法的概述1.1 褪色光度法的發(fā)展褪色光度法是基于測定顯色劑在褪色前后的吸光度值A1的變化,通過吸光度值測定來確定實測物質的濃度或量,在化學和生物學上主要用來測定一些痕量酸根(如:溴酸根2-3、碘酸根4、亞硝酸根5-11等有毒或致癌性物質12-19)和金屬離子20-22。褪色光度法可利用分光光度計23-24作為檢測手段進行物質含量分析,測定范圍廣,因為有較高的靈敏度、儀器相對簡單,因此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在痕量分析中25-30已被廣泛應用。因為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因而是測定高純物質中痕量雜質的有效手段,也被用來分析那些應該盡可能少取樣的試樣(或試樣來源困難,或十分貴重),如血漿分析,單礦物31-33分析等。褪色光度法已有7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早期發(fā)展較慢,直到1951年,褪色光度法的主要應用價值才引起分析化學界的重視,大量的褪色光度法的理論和應用研究工作也相繼開展開來,近20年來發(fā)表了不少動力學分析的研究報告和綜述,并有大量專著出版,標志著褪色光度分析法已趨于成熟。褪色光度法的發(fā)展與儀器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因為測量需要以時間為實驗參數來觀察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隨時間的變化,而在70年代以前,當時儀器在測量方面誤差較大,因而曾一度限制了動力學分析方法的迅速發(fā)展,70年代后,由于儀器制造和電子線路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微型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加速了這一方法的發(fā)展。1.2 褪色光度法的特點褪色光度法在測定物質時有如下特點:(1)褪色光度法反應選擇性好,適用于混合物中性質十分相似的組分測定,反應的活化能和速率常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反應形成中間活性配合物的結構,因此結構上有微小差異的反應物將以明顯不同的速度進行反應,因而可以用動力學方法測定。(2)方法靈敏度高。通常分光光度法的靈敏度為107mol/L,目前褪色光度法實際可以檢測108mol/L的痕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