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頭針療法,1,頭針療法概述,頭針是在頭部進行針刺以治療各種疾病的一種方法。 根據(jù)臟腑經絡理論,在頭部選取相關經穴進行治療。 頭針是針刺頭皮的刺激區(qū),以治療腦源性疾病為主臟腑肢體等全身疾病的一種療法。 有的是根據(jù)大腦皮質的功能定位,在頭皮上劃分出相應的刺激區(qū)進行針刺。,2,頭與臟腑經絡的關系,3,頭與臟腑經絡的關系,素問脈要精微論指出:“頭者精明之府”,張介賓注:“皆上升于頭。”說明頭部與人體內的各臟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關系。,4,頭與臟腑經絡的關系,頭為諸陽之會,手足六陽經皆上循于頭面。手足陽明經分布于前額及面部,足陽明胃經“起于鼻、交頸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fā)際、至額顱?!?手足少陽經分布于頭側部。手少陽三焦經“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毗。”足少陽膽經“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行手少陽之前其文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后。” 手足太陽經分布于頭頰、頭頸部。足太陽膀胱經“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5,頭與臟腑經絡的關系,手足六陰經中手少陰經“上夾咽,系目系”,足厥陰經“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直接循于頭面,其他陰經則通過經別在頭項部合于相表里的陽經,直接上至頭面部。 督脈“上至風府,入于腦,上巔,循額、至鼻柱。,6,頭與臟腑經絡的關系,以上經文充分說明頭與臟腑經絡有著密切聯(lián)系。頭為清陽之會,腦為髓海,為元神之府,是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主宰,是調節(jié)全身氣血的重要部位,這就是頭針能夠治療疾病的理論依據(jù)。,7,頭與臟腑經絡的關系,手三陽經從手走頭 足陽明分布于額角并交匯于督脈的神庭穴 足太陽分布于前額、巔頂并絡于腦 足少陽分布于頭角處 手少陰連目系通于腦 足厥陰上行于腦并于督脈交匯于巔頂部 督脈直接通于腦 任脈上行于目 陰蹺脈直接通于腦 陽蹺脈借風池通于腦 陽維脈行頭部合于風池,8,頭皮的解剖結構,由表皮、真皮、皮下組織組成 2-3mm 血管、淋巴管、神經、汗腺、毛囊和皮脂腺 由淺入深為:頭皮和皮下組織-帽狀腱膜-腱膜上緊密的結締組織-腱膜下疏松的結締組織-骨膜-(顱骨),9,國際頭針標準線,1970年以來,頭針療法在我國逐步推廣應用,不久,這種療法也成為一些國家臨床醫(yī)生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頭針療法是在傳統(tǒng)的針灸醫(yī)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其所用的穴區(qū)和經絡、穴位、臟腑有密切聯(lián)系,其穴名反映了經絡、穴位等理論和特點。世界衛(wèi)生組織西太區(qū)針灸穴名標準化會議(于1984年5月在東京)經過討論,決定按照分區(qū)定經,經上選穴,并結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針透雙穴或三穴)方法原則,制定了頭針穴名標準化方案,包括由頭穴名的英文字母數(shù)字編號、穴名漢語拼音和漢字三要素。,10,(一)標準頭穴線的定位及主治,標準頭穴線均位于頭皮部位,按顱骨的解剖名稱分額區(qū)、頂區(qū)、顳區(qū)、枕區(qū)4個區(qū),14條標準線(左側、右側、中央共25條)。茲將定位及主治分述如下:,11,額區(qū),額中線 額旁一線 額旁二線 額旁三線,12,國際頭針標準線,(一) MS 1額中線zhngxin 【部位】:在頭前部,從督脈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線,長1寸(3厘米)。 【主治】:頭痛,頭暈,目赤腫痛,鼻病,癲癇,精神失常等頭面五官病。 【刺法】:沿皮向下刺1寸,行快速運針手法。,13,國際頭針標準線,(二) MS 2額旁1線pngxin(胸腔區(qū)) 【部位】:在頭前部,從膀胱經眉沖穴向下引一直線,長1寸(3厘米)。 【主治】:過敏性哮喘,支氣管炎,心絞痛,風濕性心臟?。▽π幕拧舛?、浮腫、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等心肺?。ㄉ辖梗┑?【刺法】:從眉沖穴刺入,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運針手法。,14,國際頭針標準線,(三) MS 3額旁2線pngxin(胃區(qū)、肝膽區(qū)) 【部位】:在頭前部,從膽經頭臨泣穴向下引一直線,長1寸(3厘米)。 【主治】:對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療效,對肝膽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療效。 (中焦) 【刺法】:從頭臨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運針手法。,15,國際頭針標準線,(四) MS 4額旁3線pngxin(生殖區(qū)、腸區(qū)) 【部位】:在頭前部,從胃經頭維穴內側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線,長1寸(3厘米)。 【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配雙側足運感區(qū)治療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頻、尿急,糖尿病引起煩渴、多飲、多尿,陽痿,遺精,子宮脫垂等。對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療效。 (下焦) 【刺法】:從此線上端進針,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運針手法。,16,17,頂區(qū),頂中線 頂顳前斜線 頂顳后斜線 頂旁一線 頂旁二線,18,國際頭針標準線,(五) MS 5頂中線 Dngzhngxin 【部位】:在頭頂部,即從督脈百會穴至前頂穴(前頂: 百會前1.5寸)之段。 【主治】:腰腿足病如癱瘓、麻木、疼痛,以及皮層性多尿,脫肛,小兒夜尿,高血壓,頭頂痛等 。 【操作】:從百會穴進針,向前透刺至前頂,行快速捻轉手法。,19,20,國際頭針標準線,(六) MS 6頂顳前斜線 DngniQinxixin (運動區(qū)) 【部位】:在頭頂部、頭側部,從頭部經外穴前神聰至顳部膽經懸厘(懸厘頭維與曲鬢上3/4和下1/4交點)引一斜線,并將其分為五等分段。 【主治】:上1/5段,治療對側下肢軀干癱瘓:中2/5段,治療對側上肢癱瘓;下2/5段(言語一區(qū)),治療對側面神經癱瘓、運動性失語、流口水、發(fā)音障礙。 【 操作】由前神聰向懸厘分段接力平刺,行快速捻轉手法。,21,國際頭針標準線,(七) MS 7頂顳后斜線Dngni Huxixin (感覺區(qū)) 【部位】:在頭頂部、頭側部。頂顳前斜線之后1寸,與其平行的線。從督脈百會穴至顳部膽經曲鬢穴(耳前鬢角發(fā)際后緣與耳尖水平交點)引一斜線,將全線分為五等分段。 【主治】:上1/5段,治療對側下肢和軀干的感覺異常;中2/5段,治療對側上肢感覺異常。下2/5段,治療對側頭面感覺異常。 【 操作】百會向曲鬢分段接力平刺,然后行快速捻轉手法,22,23,國際頭針標準線,(八) MS 8頂旁1線 Dngpngxin 【部位】:在頭頂部,督脈旁1.5寸(4.5厘米),從膀胱經通天穴(前發(fā)際正中上4寸,旁開1.5寸)向后引一直線,長1.5寸(4.5厘米)。 【主治】:腰腿病癥,如癱瘓、麻木、疼痛等。 【刺法】:從通天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針手法。,24,國際頭針標準線,(九) MS 9頂旁2線 Dngpngxin 【部位】:在頭頂部,督脈旁開2.25寸(6.75厘米)。由膽經正營穴(前發(fā)際上2.5寸,正中旁2.25寸)向后引一直線,長1.5寸(至承靈穴)。 【主治】:肩、臂、手的病癥如癱 瘓、麻木、疼痛。 【刺法】:由正營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針手法。,25,26,27,(三)顳區(qū),顳前線 顳后線,28,29,國際頭針標準線,(十) MS 10顳前線 Niqinxin 【部位】:在頭的顳部,從膽經頷厭穴(頭維與曲鬢上1/4和下3/4交點)至懸厘穴連一直線。 【主治】:偏頭痛,運動性失語、面癱、口腔疾病 【刺法】: 由頷厭穴進針,沿皮刺入透懸厘穴,行快速捻針手法。,30,國際頭針標準線,(十一) MS 11顳后線 Nihuxin 【部位】:在頭的顳部,從膽經的率谷穴(耳尖直上入發(fā)際一寸半)向下至曲鬢穴連一直線。 【主治】:偏頭痛,耳鳴、耳聾、眩暈。 【刺法】: 從率谷穴進針,沿皮向下透曲鬢穴,行快速捻針手法,31,(四)枕區(qū),枕上正中線 枕上旁線 枕下旁線,32,國際頭針標準線,(十二) MS 12枕上正中線 ZhnshngZhngzhngxin 【部位】:在后頭部,即督脈強間穴(位于人體的頭部,當后發(fā)際正中直上4寸(腦戶穴上1.5寸) )至腦戶穴(當后發(fā)際正中直上2.5寸,枕外粗隆上緣凹陷處)之段。 【主治】:眼病,足癬等 【操作】從強間穴透刺1.5寸至腦戶,行快速捻轉手法。,33,國際頭針標準線,(十三) MS 13枕上旁線 (膀胱經)ZhnshngPngxin (視區(qū)) 【部位】:在后頭部,由枕外粗隆督脈腦戶穴旁開0.5寸(1.5厘米)起,向上引一直線,長4厘米。 【主治】:皮層性視力障礙,白內障近視眼等。 【刺法】:由此線的下端進針,向上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針手法。,34,國際頭針標準線,(十四) MS 14枕下旁線 Zhnxi (膀胱經)Pngxin (平衡區(qū)) 【部位】:在后頭部,從膀胱經玉枕穴(當后發(fā)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腦戶旁1.3寸)向下引一直線,長2寸 【主治】:小腦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礙;后頭痛等。 【操作】由玉枕穴進針,向下平刺2寸,行快速捻轉手法。,35,1、腦源性疾患,如中風、顱腦損傷、眩暈、皮層性多尿、視力障礙,小兒腦癱、智能遲滯,震顫麻痹、癲癇、假性球麻痹、舞蹈病等。 2、周圍神經疾患如:截癱、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周圍神經麻痹 3、骨骼肌病變如:肩周炎、落枕、頸椎病、關節(jié)炎、腰腿痛等。 4、內臟疾患如:冠心病、心絞痛、支氣管哮喘、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膽疾患、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尿頻尿急、陽痿遺精等,適應癥,36,2019/10/26,37,取穴原則,1、單側肢體疾?。哼x對側刺激區(qū) 2、雙側肢體疾?。哼x雙側刺激區(qū) 3、內臟及全身疾病或不宜分左右的疾病可在雙側選穴治療 4、根據(jù)不同的疾病選相應的刺激區(qū),并可配合有關的刺激區(qū)如偏癱病人可選癱瘓對側的頂顳前斜線配合頂中線和頂旁一線進行治療,38,操作方法,1、準備:取坐位或臥位,依不同疾病選定刺激穴區(qū)。一般選用26-28號或2830號1.53寸長的不銹鋼毫針。,39,進針時毫針與頭皮呈 30度左右夾角快速將 針刺入頭皮下,當針 達到帽狀腱膜下層時, 指下感到阻力減小, 然后使針與頭皮平行 繼續(xù)捻轉進針,根據(jù)不同穴區(qū)可刺入0.53寸。然后運針。 方法:對刺、接力刺、齊刺,2、進 針,40,3、行針,1)捻轉: 頭針的行針只捻轉不提插。左右快速旋轉達200次/分左右。一般可持續(xù)捻轉2-3分,留針20-30分,留針期間每隔5分,重復捻針1次。 2)抽氣法和進氣法:針刺達到要求后用拇食指夾持、中指抵住針身,靠指的爆發(fā)力向外速提,力與阻力基本相當,及力向外,但針不提出皮膚,多次后針下得氣;進氣相反,進針最多插入1分 3)迎隨補瀉法,41,42,43,感覺 局部 酸、脹、重、痛、熱 以痛脹多見,三、操作方法,針刺反應,肢體 熱、脹、麻、涼 肌肉跳動或抽動,43,4、 起 針,操作:刺手夾持針柄輕輕捻轉松動針身,押手固定穴區(qū)周圍頭皮,如針下無緊澀感,可快速拔出針。出針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44,療程,可每日或隔日針刺一次,十次為一療程,休息5-7天,再作下一療程。,45,注意事項,(一)頭皮血管豐富,容易出血,加上頭發(fā)覆蓋, 不易及時發(fā)現(xiàn)。因此,必須作到針前嚴格 消毒,針后按壓針孔,以防感染。 (二)頭針在治療時刺激較強,故需掌握適當?shù)?刺激量,防止暈針。 (三)出針后應清點針數(shù),防止遺漏 (四)高熱、心力衰竭、病情危重以及嬰幼兒囟 門尚未完全閉合者,不宜采用頭針。血壓 過高時,應待穩(wěn)定后方可行頭針治療。,46,頭針的注意事項,(五)中風患者,急性期如因腦溢血引起有昏迷、血壓過高時,暫不宜用頭針治療,須待血壓和病情穩(wěn)定后方可做頭針治療。如因腦血栓形成引起偏癱者,宜及早采用頭針治療。凡有高熱、急性炎癥和心力衰竭時,一般慎用頭針治療。,47,穴線主治功能歸納,神志病相關刺激線:額中線. 頭面五官相關刺激線:額中線、頂顳前斜線、頂顳后斜線、顳前線、顳后線、枕上正中線、枕上旁線。 臟腑病相關刺激線:額旁1線、額旁2線、額旁3線。 四肢痹癥、痿癥以及運動感覺異常相關刺激線:頂中線、頂顳前斜線、頂顳后斜線、頂旁1線、頂旁2線。,48,穴線主治功能歸納,腰肌病、足疾相關刺激線:枕上正中線、枕上旁線。 皮層性多尿、小兒夜尿相關刺激線:頂中線。 小腦平衡障礙相關刺激線:枕下旁線。,49,常見疾病舉例,卒中偏癱頂中線、對側頂旁一線、二線、頂顳前斜線上15,中25 周圍性面癱、偏頭痛、口腔疾病、流涎同側頂顳前斜線的下25,顳前線 三叉神經痛對側頂顳后斜線下25 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對側定顳后斜線上15,頂旁一線 肩周炎對側頂旁二線、對側頂顳后斜線中25 頭外傷引起的多尿頂中線、雙側頂旁一線 頭暈、耳鳴、美尼爾氏綜合征頂中線、雙側顳后線 白內障、近視眼枕上正中線、雙側枕上旁線,50,焦氏頭皮針療法的特點,定義: 由山西焦順發(fā)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是以大腦皮層機能定位為理論依據(jù),以針刺為手段治療各種疾病的頭針,常用于腦源性疾病療法 操作:在行針時可做小幅度提插,以左手壓進針處,右手小幅度提插,實際是針體隨頭皮一起活動。并無真正的提插。,51,52,定位標準線,定位標準線有兩條,即前后正中線和眉枕線。 前后正中線:從眉心至枕外粗隆下緣的連線; 眉枕線:從眉毛上緣中點至枕外粗隆尖端的連線。,53,54,運動區(qū),【部位】:相當于大腦皮質中央前回在頭皮上的投影。上點在前后正中線中點往后0.5厘米處;下點在眉枕線和鬢角發(fā)際前緣相交處,如果鬢角不明顯,可以從顴弓中點向上引垂直線,此線與眉枕線交叉處向前移0.5厘米為運動區(qū)下點。上下兩點之間的連線即為運動區(qū)。將運動區(qū)劃分為五等分,上15是下肢、軀干運動區(qū)。中25是上肢運動區(qū),下25是頭面部運動區(qū),也稱言語一區(qū)。,55,【主治】: 運動區(qū)上1/5,治療對側下肢及軀干部癱瘓; 運動區(qū)中2/5,治療對側上肢癱瘓; 運動區(qū)下2/5,治療對側中樞性面神經癱瘓,運動性失語,流涎,發(fā)音障礙等。,56,57,感覺區(qū),【部位】:相當于大腦皮質中央后回在頭皮上的投影部位。自運動區(qū)向后移1.5厘米的平行線即為感覺區(qū)。上l5是下肢、頭、軀干感覺區(qū);25是上肢感覺區(qū);下25是面感覺區(qū)。 【主治】:感覺區(qū)上1/5,治療對側腰腿痛、麻木、感覺異常、后頭部、頸項部疼痛、頭鳴;感覺區(qū)中2/5,治療對側上肢疼痛、麻木、感覺異常;感覺區(qū)上1/5,治療對側面部麻木,偏頭痛,顳頜關節(jié)炎等。,58,【主治】: 運動區(qū)上1/5,治療對側下肢及軀干部癱瘓; 運動區(qū)中2/5,治療對側上肢癱瘓; 運動區(qū)下2/5,治療對側中樞性面神經癱瘓,運動性失語,流涎,發(fā)音障礙等,59,舞蹈震顫控制區(qū),【部位】:在運動區(qū)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線。 【主治】:舞蹈病,震顫麻痹,震顫麻痹綜合征。(一側的病變針對側,兩側都有病變針雙側) 【刺法】:用長毫針由本線上端刺入,沿皮向目外眥方向刺至發(fā)際,或用2寸毫針分段刺入,行快速捻針手法。,60,暈聽區(qū),【部位】:從耳尖直上1.5厘米處,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線。共4厘米。 【主治】:眩暈、耳鳴、聽力減退等。 【刺法】:由此區(qū)的前端或后端刺入,沿皮刺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針手法。,61,言語二區(qū),【部位】:相當于頂葉的角回部。從頂骨結節(jié)后下方2厘米處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線的直線,向下取3厘米長直線。 【主治】:命名性失語。 【刺法】:由此區(qū)的上點進針,沿皮向下刺1寸(3厘米),行快速捻針手法,62,言語三區(qū),【部位】:暈聽區(qū)中點向后引4厘米長的水平線。 【主治】:感覺性失語。 【刺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車輛運輸合同環(huán)保責任履行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在線教育平臺運營服務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模具生產設備租賃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消費分期借款合同參考樣本2篇
- 2025年度公共文化設施承建與藝術裝修合同4篇
- 2025年度國際學生招生代理服務合同規(guī)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網(wǎng)絡直播打架賠償處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漁業(yè)養(yǎng)殖項目承包投資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多功能報刊亭設計與制作安裝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食品冷鏈配送與食品安全追溯承包合同4篇
- 2024版塑料購銷合同范本買賣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語寒假作業(yè)(五)
- JJF 2184-2025電子計價秤型式評價大綱(試行)
- GB/T 44890-2024行政許可工作規(guī)范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屆山東省德州市物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滬教版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復習習題
- 兩人退股協(xié)議書范文合伙人簽字
- 2024版【人教精通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汽車噴漆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 微項目 探討如何利用工業(yè)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2025年高考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