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UDCUDC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P P GB 500722001 冷庫設計規(guī)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ld store 2001-04-17 發(fā)布 2001-06-01 實施實施 聯(lián)合發(fā)布 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建 設 部 第 1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冷庫設計規(guī)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ld store GB 500722001 主編部門:原 國 家 國 內 貿 易 局 批準部門: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建 設 部 施行日期:2 0 0 1年6月1日 筑 龍 網 筑 龍 網 2003 北 京 第 2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 冷庫設計規(guī)范的通知 建標2001 88 號 根據國家計委一九九三年工程建設標準定額制訂、修訂計劃似計綜合1993110 號的要求,由原國家國內貿易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修訂的冷庫設計規(guī)范,經有關 部門會審,批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 GB 500722001,自 200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 1.0.4、4.1.1(2、3、7 款)、4.2.1(3 款)、4.2.2、4.2.6、4.3.2、4.3.5(3 款)、 4.3.6(4 款)、4.3.9、4.3.11、4.4.1(2、3 款)、4.4.7、4.4.10、4.4.11、4.6.10、 4.7.1、4.7.4、4.7.6、4.7.7、4.7.8、5.2.1 、5.2.2、5.3.1、5.3.2、5.3.3、6.1.1、 6.1.3、6.4.1、6.4.3、6.4.4、6.4.5 、6.4.6、6.4.8、6.5.1、6.5.2、6.5.5、6.6.1、 6.6.2、6.6.3、 6.6.4、 6.6.5、6.7.6、7.2.4、7.2.5、7.3.10、7.3.12、8.1.1、8.1.3、 8.1.4、 8.1.11、 8.1.15、 8.1.16、 8.1.17、 8.2.1、 8.2.2、 8.2.3、 8.2.4 、 9.0.1、 9.0.2、 9.0.4、9.0.5 為強制性條文。原國家標準冷庫設計規(guī)范GBJ7284 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二一年四月十七日 二一年四月十七日 第 3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前 言 前 言 本規(guī)范是根據國家計委計綜合1993110 號文的通知, 由原國家國內貿易局會同有關 部門共同修訂的。 在修訂過程中,遵照國家基本建設的有關方針、政策,總結了近 10 多年冷庫設計方 面的經驗和問題,吸收國外適合我國國情的冷庫建設先進技術成果,并征求了全國各地 有關冷庫設計、管理和使用單位的意見,最后經有關部門共同審查定稿。 本規(guī)范共分九章和四個附錄。其主要內容有: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guī)定、建筑、 結構、制冷、電氣、給水和排水、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將冷間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 冷間圍護結構總熱阻的確定方法,墻排管、頂排管的傳熱系數(shù)和換算系數(shù)以及主要城 市地面下 3.2m 深處歷年最低兩個月的土壤平均溫度等列入附錄。 0 R 在執(zhí)行本規(guī)范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及有關資料寄交國內 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 (北京市右安門外大街 99 號, 郵編 100054) , 以便再次修訂時參考。 本規(guī)范編制的主要起草人員: 徐 維 余錫閣 沈家鵬 史紀純 齊金聲 第 4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目 錄目 錄 1 總 則1 總 則 7 7 2 術語、符號2 術語、符號 8 8 2.1 術 語 8 2.2 符 號 9 3 基本規(guī)定3 基本規(guī)定 . 18. 18 4 建 筑4 建 筑 . 20. 20 4.1 庫址選擇 20 4.2 總平面 20 4.3 庫房的要求 21 4.4 庫房的隔熱 23 4.5 庫房的隔汽和防潮 25 4.6 構造要求 26 4.7 氨壓縮機房、變配電室和控制室 27 5 結 構5 結 構 . 28. 28 5.1 一般規(guī)定 28 5.2 荷 載 . 29 5.3 材 料 . 31 6 制 冷6 制 冷 . 32. 32 6.1 冷卻設備負荷和機械負荷的計算 32 6.2 庫 房 . 39 6.3 氨壓縮機和輔助設備 43 6.4 安全保護和自動控制 49 6.5 管 道 . 50 6.6 管道和設備的保冷、保溫與刷漆 52 6.7 鹽水制冰和儲冰 53 第 5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7 電 氣7 電 氣 . 56. 56 7.1 變配電室 56 7.2 氨壓縮機房 56 7.3 庫 房 . 57 7.4 制冷工藝自動控制 58 8 給水和排水8 給水和排水 . 59. 59 8.1 給 水 . 59 8.2 排 水 . 61 9 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9 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 . 62. 62 附錄 A 冷間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附錄 A 冷間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 . 65. 65 附錄 B 冷間圍護結構總熱阻附錄 B 冷間圍護結構總熱阻 0 R 的確定方法的確定方法. 66. 66 附錄 C 墻排管、頂排管的傳熱系數(shù)和換算系數(shù)附錄 C 墻排管、頂排管的傳熱系數(shù)和換算系數(shù) . 70. 70 附錄 D 主要城市地面下 3.2M 深處歷年最低兩個月的土壤平均溫度附錄 D 主要城市地面下 3.2M 深處歷年最低兩個月的土壤平均溫度 74 74 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 76 76 第 6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1 總 則 1 總 則 1.0.1 1.0.1 為滿足冷庫設計中食品冷藏的技術要求和衛(wèi)生要求,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安全適用制定本規(guī)范。 1.0.2 1.0.2 本規(guī)范適用于公稱體積為 500m 3 及以上新建、改建、擴建以氨為制冷劑的制冷系 統(tǒng)的食品冷庫。 不適用于夾芯隔熱板冷庫、氣調庫、山洞冷庫、石拱覆土冷庫。 1.0.3 1.0.3 冷庫設計應在總結實踐經驗和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積極采用新技術、新設備、 新工藝和新材料,使生產流程合理,節(jié)約能源,操作、維修方便。 1.0.4 冷庫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要 求。 1.0.4 冷庫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要 求。 第 7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2 術語、符號 2 術語、符號 2.1 術 語 2.1 術 語 .1 冷庫 cold store 用于在低溫條件下保藏貨物的建筑群。包括庫房、氨壓縮機房、變配電室及其 附屬建(構)筑物。 2.1.2 2.1.2 庫房 (main cold)storehouse 冷庫建筑群中的主體建筑。包括冷加工間、冷藏問、冰庫及直接為它服務的建 筑(如樓梯問、電梯間、穿堂、附屬小房等)。 2.1.3 2.1.3 冷間 cold room 人工降溫房間的統(tǒng)稱,包括冷加工間、冷藏間、冰庫、低溫穿堂等。 2.1.4 2.1.4 冷加工間 cooling processing room 泛指食品、冰塊在冷藏前進行冷卻、凍結等用的房間。包括冷卻間、晾肉間、待凍 間、凍結間、脫盤間、包冰衣間、制冰間等。 2.1.5 2.1.5 冷卻間 chilling room 對產品進行冷卻的房間。 .6 凍結間 freezing room 用大流量低溫空氣循環(huán)來凍結產品的冷房間。 .7 冷藏間 cold storage room 用于接受和貯存已冷卻(凍結)至接近其所需貯存溫度的產品的冷房間。其前應加 “冷卻物”、“凍結物”或“”字樣。 .8 冰庫 ice storage room 用于貯存冰的冷房間。 .9 穿堂 anteroom 專為冷加工間或冷藏間進出貨物而設置的通道,其室溫分常溫或某一特定溫度。 .10 氨壓縮機房 ammonia compressor room 機器間、設備間和冷凝器部分建(構)筑物的統(tǒng)稱。 2.1.11 2.1.11 機器間 engine room 安裝氨壓縮機的房間。 第 8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12 設備間 equipment room 安裝制冷輔助設備的房間。 .13 冷卻設備負荷 cooling equipment load 為維持室內在某一溫度,須從室內帶走的熱流量,據此來選擇冷間內制冷蒸發(fā)器的 蒸發(fā)表面積。 .14 機械負荷 mechanical load 為維持氨制冷系統(tǒng)正常運轉,氨壓縮機須帶走的熱流量。 .15 冷卻設備 cooling equipment 制冷系統(tǒng)中的排管、空氣冷卻器和其他類型蒸發(fā)器的總稱。 2.1.16 2.1.16 氨制冷系統(tǒng) ammonia refrigeration system 用氨作制冷劑的機械壓縮式制冷系統(tǒng)。 .17 氨壓縮機 ammonia compressor 氨制冷系統(tǒng)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當氨氣體流過此壓縮機時,壓力提高,比體積縮小。 .18 輔助設備 ACcessories 氨制冷系統(tǒng)中除氨壓縮機、冷卻設備和管道之外的設備總稱。 .19 管道 piping 由管子、連接件、閥門、伸縮彎等組成,用以連接氨壓縮機、輔助設備、冷卻設備 等,構成氨制冷循環(huán)的封閉回路。 .20 保冷 low-temperature insulation 防止低溫設備、低溫管道及其保冷層外壁表面凝露;保持低溫設備、低溫管道內的 介質的溫度,以減少冷損失。 2.2 符 號 2.2 符 號 b A 制冰池內冷卻設備的傳熱面積 d A 冷間地面面積 l A 冷凝器的傳熱面積 s A 冷卻設備的傳熱面積 Z A 中間冷卻器蛇形管的冷卻面積 第 9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w A 圍護結構的傳熱面積 a圍護結構兩側溫差修正系數(shù) c a 新鮮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濃度 b B 貨物包裝材料和運載工具質量系數(shù) b 熱導率的修正系數(shù)、熱阻的修正系數(shù)、電動機運轉時間系數(shù) C 系數(shù)、冷卻水比熱容 1 C 構造換算系數(shù) 2 C 管徑換算系數(shù) 3 C 供液方式換算系數(shù) b C 包裝材料或運載工具的比熱容 k C 空氣比熱容 D圍護結構熱情性指標 d 隔熱材料的厚度、孔眼直徑 1 d 、圍護結構除隔熱層外各層材料的厚度 2 d d d 低壓循環(huán)貯液器直徑 y d 油分離器的直徑 Z d 中間冷卻器直徑 d F 低壓循環(huán)貯液器截面積 G 冷庫公稱噸位 H 總水頭損失 O H 圍護結構隔熱層高溫側各層材料(隔熱層以外)的蒸汽滲透阻之和 1 h 貨物進入冷間初始溫度時的比焓 2 h 貨物在冷間內終止降溫時的比焓 n h 冷間內空氣的比焓 第 10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W h 冷間外空氣的比焓 K 光滑管在設計條件下的傳熱系數(shù) K光滑管在特定條件下的傳熱系數(shù) b K 冰池蒸發(fā)器的傳熱系數(shù) c K 水果、蔬菜二氧化碳呼出量 d K 冷尖地面的傳熱系數(shù) l K 冷凝器的傳熱系數(shù) S K 冷卻設備的傳熱系數(shù) W K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shù) Z K 中間冷卻器蛇形管的傳熱系數(shù) tu K 土壤傳熱系數(shù) W I新鮮空氣量 l 吊軌有效總長度 b l 冰塊頂端橫斷面短邊的長度 M 空氣幕效率修正系數(shù) m 冷間的每日進貨質量 b m 制冰池的每日制冰生產能力 b m冰塊質量 d m 設有吊軌的冷卻間、凍結間每日冷加工能力 d m 吊軌單位長度凈載貨質量 g m 擱架式凍結間每日的冷加工能力 g m 每件食品的凈質量 Z m 冷卻物冷藏間的冷藏質量 N 擱架式凍結設備設計擺放凍結食品容器的件數(shù) 第 11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n每日換氣次數(shù) 1 n 圍護結構熱流量的季節(jié)修正系數(shù) 2 n 貨物熱流量折減系數(shù) 3 n 同期換氣系數(shù) 4 n 冷間用的電動機同期運轉系數(shù) 5 n 冷間同期操作系數(shù) b n 冰桶數(shù)量 d n 低壓循環(huán)貯液器氣體進氣口的個數(shù) k n 每日開門換氣次數(shù) k n 門樘數(shù) r n 操作人員數(shù)量 x n 循環(huán)倍數(shù) P 貨物熱流量系數(shù) c P 冷藏間內二氧化碳允許的(體積)濃度 d P 電動機額定功率 sn P 圍護結構低溫側空氣的水蒸氣分壓力 sw P 圍護結構高溫側空氣的水蒸氣分壓力 Q冷卻用水量 b Q 補充水量 l q 冷凝器的熱流密度 m q 制冷裝置中每小時氨液的總循環(huán)量 v q 氨泵體積流量 z q 氨泵所供同一蒸發(fā)溫度的氨液蒸發(fā)量 第 12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R 制冷裝置和管道等冷損耗補償系數(shù) 1 R 、各層材料的熱阻 2 R n R 圍護結構內表面熱阻 O R 圍護結構總熱阻 min R圍護結構最小總熱阻 W R 圍護結構外表面熱阻 1 S 、各層材料的蓄熱系數(shù) 2 S t 貨物冷加工時間 0 t 補充水溫度 1 t 圍護結構高溫側的空氣露點溫度、冷凝器冷卻水進水溫度 2 t 冷凝器冷卻水出水溫度 b t 氨泵由啟動到液體自系統(tǒng)返回低壓循環(huán)貯液器的時間 d t 圍護結構低溫側的氣溫 g t 圍護結構高溫側的氣溫、通風加熱裝置每日運行的時間 j t 結冰時間 V 氨壓縮機的理論輸氣量 1 V 保證氣體分離的體積 2 V 氨泵停止運行后,冷卻設備的蒸發(fā)器和管道回液的體積 3 V 保證氨泵運行時不斷液的體積 b V 一臺氨泵的體積流量 d V 低壓循環(huán)貯液器的體積 h V 回氣管體積 l V 冷藏間或冰庫的公稱體積 第 13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n V 冷間內凈體積 q V 冷卻設備蒸發(fā)器的體積 q V各冷間中,冷卻設備灌氨量最大一間蒸發(fā)器的體積 S V 送風量 Z V 貯液器的體積 冷凝溫度下氨飽和液體的比體積 p 壓縮機排出氨氣的比體積 x 壓縮機吸入氨氣的比體積 Z 蒸發(fā)溫度下氨飽和液體的比體積 d W 低壓循環(huán)貯液器內的氣體速度 y W 油分離器內的氣體速度 Z W 中間冷卻器內的氣體速度 計算修正值 n 圍護結構內表面?zhèn)鳠嵯禂?shù) w 圍護結構外表面?zhèn)鳠嵯禂?shù) 一一貯液器的氨液充滿度 d 低壓循環(huán)貯液器氨液最大允許充滿度 t 冷凝器冷卻水進出水溫度差、計算溫度差 b 氨蒸發(fā)溫度與鹽水平均溫度之差 l 冷凝器內的對數(shù)平均溫度差 s 冷間溫度與冷卻設備蒸發(fā)溫度的計算溫度差 Z 中間冷卻器蛇形管的對數(shù)平均溫度差 壁厚 第 14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tu 土壤計算厚度 ni 加熱層至土壤表面各層材料的厚度 冷藏間或冰庫的體積利用系數(shù) 1 包裝材料或運載工具進入冷間時的溫度 2 包裝材料或運載工具在冷間內終止降溫時的溫度 b 制冰池內鹽水的平均溫度 c 中間冷卻器蛇形管的出液溫度 h 回氣管的灌氨量 l 冷凝溫度 n 、(圍護結構內側的計算溫度、冷間內的空氣溫度 ) n t p 排風溫度 q 冷卻設備蒸發(fā)器的設計灌氨量體積百分比 r 地面加熱層的溫度 S 送風溫度 W 圍護結構外側的計算溫度 Z 中間冷卻溫度 tu 土壤溫度 wp t夏季空氣調節(jié)日平均溫度 隔熱材料的熱導率、設計采用的熱導率、氨壓縮機的輸氣系數(shù) 正常條件下測定的熱導率 1 、圍護結構除隔熱層外各層材料的熱導率 2 tu 土壤的熱導率 第 15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ni 加熱層至土壤表面各層材料的熱導率 熱轉化系數(shù) d 低壓循環(huán)貯液器截面積系數(shù) c 二氧化碳密度 k 空氣密度 n 冷間內空氣密度 S 食品的計算密度 貨物冷卻初始溫度時單位質量的呼吸熱流量 貨物冷卻終止溫度時單位質量的呼吸熱流量 1 圍護結構熱流量 2 貨物熱流量 3 通風換氣熱流量 4 電動機運轉熱流量 5 操作熱流量 b 當制冰的原料水初溫在 2530時每日生產 1t 冰的熱流量 d 每平方米地板面積照明熱流量 f 地面加熱負荷 g 地面加熱層傳入冷間的熱流量 j 機械負荷 l 冷凝器的熱負荷 r 每個操作人員產生的熱流量 s 冷間冷卻設備負荷 Z 中間冷卻器蛇形管的熱流量 第 16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a2 食品熱流量 b2 包裝材料和運載工具熱流量 c2 貨物冷卻時的呼吸熱流量 d2 貨物冷藏時的呼吸熱流量 a3 冷間換氣熱流量 b3 操作人員需要的新鮮空氣熱流量 a5 照明熱流量 b5 每扇門的開門熱流量 c5 操作人員熱流量 tu 土壤傳給地面加熱層的熱流量 貯液器的體積系數(shù) 第 17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3 基本規(guī)定 3 基本規(guī)定 3.0.1 3.0.1 冷庫的設計規(guī)模應以冷藏間或冰庫的公稱體積為計算標準。 公稱體積應按冷藏間或冰庫的凈面積(不扣除柱、門斗和制冷設備所占的面積)乘 以房間凈高確定。 3.0.2 3.0.2 冷庫計算噸位可按下式計算。 1000 = s l V G (3.0.1) 式中G 冷庫計算噸位(t); l V 冷藏間或冰庫的公稱體積(m 3); 冷藏間或冰庫的體積利用系數(shù); s 食品的計算密度(kg/m 3 )。 3.0.3 3.0.3 冷藏間體積利用系數(shù)不應小于表 3.0.3 的規(guī)定值。 表 3.0.3 冷藏間體積利用系數(shù) 表 3.0.3 冷藏間體積利用系數(shù) 公稱體積(m 3) 體積利用系數(shù) 5001000 10012000 200110000 1000115000 15000 0.40 0.50 0.55 0.60 0.62 注: 1 對于僅儲藏凍結食品或冷卻食品的冷庫,表內工程體積為全部冷藏間公稱體積之和;對于 同時儲存凍結食品和冷卻食品的冷庫, 表內公稱體積分別為凍結食品冷藏間或冷卻食品冷藏間各自的 公稱體積之和. 2 蔬菜冷庫的體積利用系數(shù)應按表 3.0.3 數(shù)值乘以 0.8 的休整系數(shù)確定。 3.0.4 3.0.4 冰庫體積利用系數(shù)不應小于表 3.0.4 的規(guī)定值。 第 18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表 3.0.4 冰庫體積利用系數(shù) 表 3.0.4 冰庫體積利用系數(shù) 冰庫凈高(m) 體積利用系數(shù) 4.20 4.215.00 5.016.00 6.00 0.40 0.50 0.60 0.65 .5 食品計算密度應按表 3.0.5 的規(guī)定采用。 表 3.0.5 食品計算密度(kg/m 3 ) 序號 食品類別 密度 1 2 3 4 5 6 7 8 凍肉 凍魚 鮮蛋 鮮蔬菜 鮮水果 冰蛋 機制冰 其他 400 470 260 230 230 600 750 按實際密度采用 注: 同一冷庫如同時存放豬牛、羊肉(包括禽兔)時,其密度均按 400kg/m 3計;當只存在凍羊腔時, 密度按 250kg/m 3計;只存凍牛、羊肉時,密度按 330Kg/m3計。 .6 冷庫設計的室外氣象參數(shù)除應采用現(xiàn)行國家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 范GBJ19 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1 庫房圍護結構熱流量計算的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夏季空氣調節(jié)日平均溫度。計 算庫房圍護結構最小總熱阻時的室外計算相對濕度,應采用最熱月月平均相對濕度。 2 2 開門熱流量和冷間通風換氣熱流量計算的室外計算溫度, 應采用夏季通風室外計 算溫度,室外相對濕度應采用夏季通風室外計算相對濕度。 .7 冷間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應根據各類食品冷藏工藝要求確定。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 A 規(guī)定選用。 第 19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4 建 筑 4 建 筑 4.1 庫址選擇 4.1 庫址選擇 .1 冷庫庫址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1 庫址不宜選在居住區(qū)集中的地區(qū)。經當?shù)爻鞘幸?guī)劃、環(huán)保部門批準,可建在城鎮(zhèn) 適當?shù)攸c; 2 庫址應選擇在城市居住區(qū)夏季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2 庫址應選擇在城市居住區(qū)夏季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3 3 庫址周圍應有良好的衛(wèi)生條件,必須避開和遠離有害氣體、灰沙煙霧、粉塵及其 他有污染源的地段; 庫址周圍應有良好的衛(wèi)生條件,必須避開和遠離有害氣體、灰沙煙霧、粉塵及其 他有污染源的地段; 4 4 庫址應選擇在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 5 5 庫址必須具備可靠的水源和電源; 6 6 庫址宜選在地勢較高,干燥和地質條件良好的地方;. 7 7 肉類、水產等加工廠內的冷庫庫址選擇應綜合考慮其廠址選擇要求。 肉類、水產等加工廠內的冷庫庫址選擇應綜合考慮其廠址選擇要求。 4.2 總平面 4.2 總平面 .1 冷庫廠區(qū)總平面設計應符合如下規(guī)定: 1 1 應滿足生產工藝流程、生產運輸和設備管線布置合理等綜合要求。 2 2 應沿鐵路專用線或靠近水運碼頭布置。 應沿鐵路專用線或靠近水運碼頭布置。 3 肉類、 水產類等加工廠的冷庫應布置在廠內牲畜、 家禽、 水產等原料區(qū)和鍋爐房、 煤場、污物、污水處理場地夏季最大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3 肉類、 水產類等加工廠的冷庫應布置在廠內牲畜、 家禽、 水產等原料區(qū)和鍋爐房、 煤場、污物、污水處理場地夏季最大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4 4 總平面布置應做到近遠期結合,以近期為主,兼顧今后擴建的可能。對于設有鐵 路專用線或水運碼頭的新建冷庫,其擴建冷庫位置宜預留在鐵路專用線的兩側或水運碼 頭附近。 .2 冷庫與其他建(構)筑物的衛(wèi)生防護距離應符合當?shù)丨h(huán)保部門有關規(guī)定。 冷庫與其他建(構)筑物的衛(wèi)生防護距離應符合當?shù)丨h(huán)保部門有關規(guī)定。 .3 氨壓縮機房的位置應靠近冷負荷最大的冷間,并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環(huán)境。 .4 變配電間應布置在氨壓縮機間的附近。 4.2.5 4.2.5 冷庫場區(qū)的主要道路和進入場區(qū)的主要道路應鋪設適于車輛通行的堅硬路面 (如 混凝土或瀝青路面)。路面應平坦,不積水,場區(qū)應有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 第 20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6 廠區(qū)綠化應符合當?shù)匾?guī)劃部門要求。廠區(qū)綠化應符合當?shù)匾?guī)劃部門要求。 4.3 庫房的要求 4.3 庫房的要求 4.3.1 4.3.1 庫房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1 應滿足生產工藝流程要求,運輸線路要短,避免迂回和交叉; 2 2 冷藏間平面柱網尺寸和層高應根據貯藏貨物的包裝規(guī)格、托盤大小、堆碼方式以 及堆碼高度等使用功能確定,并應綜合考慮建筑模數(shù)及結構選型的合理; 3 3 冷間應按不同的設計溫度分區(qū)、分層布置; 4 4 冷間建筑的設計應盡量減少其隔熱圍護結構的外表面積。 .2 每座庫房中冷間建筑的耐火等級、 層數(shù)和面積應符合表 4.3.2 的要求。 冷間建筑 內防火墻應將外墻、屋面、樓面和地面的可燃隔熱材料截斷。 每座庫房中冷間建筑的耐火等級、 層數(shù)和面積應符合表 4.3.2 的要求。 冷間建筑 內防火墻應將外墻、屋面、樓面和地面的可燃隔熱材料截斷。 表 4.3.2 冷間建筑的耐火等級、層數(shù)和面積(m表 4.3.2 冷間建筑的耐火等級、層數(shù)和面積(m 2 2) ) 最大允許占地面積 最大允許占地面積 單層 單層 多層 多層 冷間建筑耐火 等級 冷間建筑耐火 等級 最多允許層數(shù) 最多允許層數(shù) 冷間建筑 冷間建筑 防火分區(qū) 防火分區(qū) 冷間建筑 冷間建筑 防火分區(qū) 防火分區(qū) 一、 二級 一、 二級 二、 三級 二、 三級 不限 不限 3 3 700 700 2100 2100 3500 3500 700 700 4000 4000 1200 1200 2000 2000 400 400 4.3.3 4.3.3 冷藏間的分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1 應按貯藏食品的特性及冷藏溫度等要求分間; 2 2 有異味的貯藏食品應設單間。 .4 庫房應設穿堂,其溫度應根據需要確定。 .5 庫房的公路站臺設計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1 公稱體積大于 4500m 3 的冷庫,其站臺寬度為 68m;公稱體積小于 4500m3 的冷 庫,其站臺寬度為 46m。 2 2 站臺邊緣頂面高出站臺下地面 0.91.4m,根據需要可設高度調節(jié)板。 3 3 站臺邊緣頂側面應涂有明顯的黃、黑相間防撞標示色帶。 站臺邊緣頂側面應涂有明顯的黃、黑相間防撞標示色帶。 4 4 站臺上應設罩棚,靠站臺邊緣一側如有結構柱時,柱的邊緣距站臺邊緣凈距不得 小于 0.6mm 罩棚頂板應挑出站臺邊緣的部分不得小于 0.75m, 罩棚凈高應適應運輸車輛的 高度,且應設有組織排水。 第 21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5 5 根據需要可設封閉站臺,封閉站臺宜與冷庫穿堂合并布置 6 6 封閉站臺的寬度及其內的溫度可根據使用要求確定, 其外圍護結構應滿足相適應 的保溫要求。 7 7 封閉站臺的門洞尺寸及數(shù)量應與貨物吞吐量相適應。 .6 庫房的鐵路站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1 站臺寬度 712m; 2 2 站臺邊緣頂面應高出軌頂 1.1m,邊緣距鐵路中心線的水 平距離為 1.75m; 3 3 站臺長度一般為 220m,當受地形等條件限制時,可適當縮短,但不應少于 128m; 4 4 站臺上應設罩棚,其柱邊與站臺邊緣凈距不應小于 2m,其檐高和挑出長度應符 合鐵路專用線的限界規(guī)定。 站臺上應設罩棚,其柱邊與站臺邊緣凈距不應小于 2m,其檐高和挑出長度應符 合鐵路專用線的限界規(guī)定。 4.3.7 4.3.7 庫房的電梯宜設置在常溫環(huán)境內。電梯轎廂的選擇應充分利用電梯的起重能力。 .8 庫房設置電梯的數(shù)量應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 1 1 3t 型電梯運載能力,按每小時 20t 計;2t 型電梯按每小時 13t 計; 2 2 以鐵路進出貨為主的冷庫及港口中轉冷庫應按進出貨噸位和裝卸允許時間確定 設置電梯的數(shù)量; 3 3 在以鐵路、水運進出貨確定電梯設置的情況下,其位置應兼顧日常生產和汽車裝 卸貨使用的需要,不宜再為其另設電梯。 .9 多層庫房的 樓梯應設置在靠穿堂處,用非燃燒材料建造。如只設一個樓梯時, 不得采用螺旋扇步形式。首層樓梯出口應靠近通向室外門 多層庫房的 樓梯應設置在靠穿堂處,用非燃燒材料建造。如只設一個樓梯時, 不得采用螺旋扇步形式。首層樓梯出口應靠近通向室外門。 .10 帶水作業(yè)的加工間和溫度高、濕度大的房間不應與凍結物冷藏間毗連,生產流 程必須毗連時,應考慮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11 面積在 1000m 面積在 1000m 2 2 以上的冷藏間應至少設兩個門。面積在 1000m 以上的冷藏間應至少設兩個門。面積在 1000m 2 2以下的冷藏間可 只設一個門。 以下的冷藏間可 只設一個門。 .12 庫房的過磅設備應根據進出貨操作流程短捷的原則和需要進行布置。 .13 庫房工作人員需要的辦公室、烘衣室、更衣室、休息室及衛(wèi)生間等輔助房間宜 布置于穿堂附近,多層庫宜設置在首層、衛(wèi)生間內應設自動沖洗的大小便器和洗手盆。 第 22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4.4 庫房的隔熱 4.4 庫房的隔熱 .1 隔熱材料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1 1 熱導率??; 2 2 不散發(fā)有毒或異味等對食品有污染的物質; 不散發(fā)有毒或異味等對食品有污染的物質; 3 3 難燃或不燃燒,且不易變質;難燃或不燃燒,且不易變質; 4 4 塊狀材料應溫度變形系數(shù)小,易于在施工現(xiàn)場分割加工,且便于與基層粘結; 5 5 地面、樓面采用的隔熱材料,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 0.25MPa; 4.4.2 4.4.2 圍護結構隔熱材料的厚度應按下式計算: ) 1d1 ( n n 2 2 1 1 0 nW dd Rd +=LL (4.4.2) 式中 d 隔熱材料的厚度(m); 隔熱材料的熱導率W/(m) O R 圍護結構總熱阻m 2/W W 圍護結構外表面?zhèn)鳠嵯禂?shù)W/(m 2); n 圍護結構內表面?zhèn)鳠嵯禂?shù)W/(m 2); 1 d 、d d 圍護結構除隔熱層外各層材料的厚度(m); 2n 1 、圍護結構除隔熱層外各層材料的熱導率(W/(m) 2 n 4.4.3 4.4.3 冷庫隔熱材料設計采用的熱導率值應按下式計算確定: b= (4.4.3) 式中設計采用的熱導率w/(m) 正常條件下測定的熱導率W/(m); b 熱導率的修正系數(shù)。 .4 隔熱材料熱導率的修正系數(shù) b 值可按表 4.4.4 規(guī)定采用。 4.4.5 4.4.5 圍護結構總熱阻風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 B 的規(guī)定確定。 4.4.6 4.4.6 庫房圍護結構外表面和內表面?zhèn)鳠嵯禂?shù) (、)和熱阻 (、 R )可按表 4.4.6 規(guī)定采用。 w mw R n 第 23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表 4.4.4 隔熱材料熱導率的修正系數(shù) b 值 表 4.4.4 隔熱材料熱導率的修正系數(shù) b 值 序號 材料名稱 b 序號 材料名稱 b 1 2 3 4 5 6 7 聚氨酯泡沫塑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XPS 隔熱材料 膨脹珍珠巖 瀝青膨脹珍珠巖 水泥膨脹珍珠巖 水玻璃膨脹珍珠巖 1.4 1.3 1.4 1.7 1.2 1.3 1.3 8 9 10 11 12 13 泡沫混凝土 加氣混凝土 巖棉 軟木 爐渣 稻殼 1.3 1.3 1.8 1.2 1.6 1.7 注: 泡沫混凝土、加氣混凝土、水泥膨脹珍珠巖及水玻璃膨脹珍珠巖的修正系數(shù),未經過烘干的 塊狀材料用瀝青等不含稅粘結材料鐵鋪、砌筑時的數(shù)值. 表 4.4.6 庫房圍護結構外表面和內表面?zhèn)鳠嵯禂?shù)、和熱阻、 表 4.4.6 庫房圍護結構外表面和內表面?zhèn)鳠嵯禂?shù)、和熱阻、 w n w R n R 圍護結構部位及環(huán)境條件 w W/(m 2) n W/(m 2) w R 或 或 n R (m 2/W) 無房風設施的屋面、外墻的外表面 23 0.043 頂棚上為閣樓或有房屋和外墻外部緊 鄰其他建筑物的外表面 12 0.083 外墻和頂棚的內表面、內墻和樓板的表 面、地面的上表面: 1) 冷結間、冷卻間設有強力鼓風裝置時 2) 冷卻物冷藏間設有強力鼓風裝置時 3) 凍結物冷藏間設有鼓風的冷卻設備時 4) 冷間無機械鼓風裝置時 29 18 12 8 0.034 0.056 0.083 0.125 地面下為通風架空層 8 注: 地面下為通風加熱管道和直接鋪設于土壤上的地面以及半地下室外墻埋入地下的部位,外表面 傳熱系數(shù)均可不計。 4.4.7 圍護結構的總熱阻必須大于下式計算出的最小總熱阻。 4.4.7 圍護結構的總熱阻必須大于下式計算出的最小總熱阻。 w g dg bR tt tt R 1 min = (4.4.7) (4.4.7) 第 24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式中 圍護結構最小總熱阻(m式中 圍護結構最小總熱阻(m min R 2 2/W) /W) t 圍護結構高溫側的氣溫() 圍護結構高溫側的氣溫() g t 圍護結構低溫側的氣溫() 圍護結構低溫側的氣溫() d t 圍護結構高溫側空氣的露點溫度() 圍護結構高溫側空氣的露點溫度() 1 b 熱阻的修正系數(shù),圍護結構熱惰性指標 D4 時。b1.2,其他圍護結構 熱阻的修正系數(shù),圍護結構熱惰性指標 D4 時。b1.2,其他圍護結構 b1.0。b1.0。 4.4.8 4.4.8 圍護結構熱情性指標 D 可按下式計算。 (4.4.8) LL+= 2211 SRSRD 式中 圍護結構熱情性指標; D 1 R 、各層材料的熱阻(m 2 R 2/W); 1 S 、各層材料的蓄熱系數(shù)W/(m 2 S 2)。 .9 相鄰同溫凍結物冷藏間的隔墻可不設隔熱層。 上下相鄰兩層均為同溫凍結物冷藏 間時,其兩層間的樓板也可不設隔熱層。 .10 冷庫底層冷間設計溫度低于 0時,地面應采取防止凍脹的措施。 冷庫底層冷間設計溫度低于 0時,地面應采取防止凍脹的措施。 注:地面下為巖層或砂礫層,旦地下水位較低時可不作處理。 注:地面下為巖層或砂礫層,旦地下水位較低時可不作處理。 4.4.11 冷庫底層冷間設計溫度等于或高于 0時,地面雖可不采取防凍脹措施,但應 設置隔熱層。此時在空氣冷卻器基座下部及周圍 1m 范圍內的地面總熱阻()應采用 3.18m 4.4.11 冷庫底層冷間設計溫度等于或高于 0時,地面雖可不采取防凍脹措施,但應 設置隔熱層。此時在空氣冷卻器基座下部及周圍 1m 范圍內的地面總熱阻()應采用 3.18m o R 2 2/W。 /W。 .12 冷間圍護結構熱惰性指標不大于 4 時,其隔熱層外側宜設通風層。 .13 庫房屋面及外墻外側宜涂白色或淺色。 4.5 庫房的隔汽和防潮 4.5 庫房的隔汽和防潮 .1 圍護結構兩側設計溫差等于或大于 5時,應在溫度較高的一側設置隔汽層。 4.5.2 4.5.2 圍護結構蒸汽滲透阻可按下式驗算: 1.6( (4.5.2) o H) snsw PP 式中圍護結構隔熱層高溫側各層材料(隔熱層以外)的蒸汽滲透阻之 (m o H 2 h Pa/g); 第 25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sw P 圍護結構高溫側空氣的水蒸氣分壓力(Pa); sn P 圍護結構低溫側空氣的水蒸氣分壓力(Pa)。 .3 庫房隔汽層和防潮層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1 磚外墻外側應抹面; 2 2 外墻的隔汽層應與地面隔熱層上下的隔汽層或防潮層搭接; 3 3 冷卻間或凍結間隔墻的隔熱層兩側均宜設置防潮層; 4 4 隔墻隔熱層底部應設防潮層; 5 5 樓面、地面的隔熱層上、下、四周應作防潮層或隔汽層。 4.6 構造要求 4.6 構造要求 4.6.1 4.6.1 庫房屋面上應設置通風問層及隔熱層。 .2 庫房頂層隔熱層采用塊狀隔熱材料時,不宜再做閣樓層。 4.6.3 4.6.3 僅用作鋪設松散隔熱材料的閣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1 閣樓樓面不應留有縫隙,若采用預制構件時,其構件之間的縫隙必須填實; 2 2 松散隔熱材料的設計采用厚度應比計算厚度增加 50%; 3 3 閣樓柱應自閣樓樓面起包 1.2m 高度的塊狀隔熱材料,其厚度應使其熱阻不小于 1.38m 2/W,其外側應設置隔汽層,隔汽層外面不應再抹灰。 .4 庫房下列部位易形成冷橋: 1 1 由于承重結構需要連續(xù),使隔熱層斷開的部位,如墻體、樓面與梁、板、柱的連 接處; 2 2 門洞和設備管道穿墻、樓板四周部位; 3 3 洞外面局部地面和樓面。 凡存在冷橋的部位,均應采取適當增鋪隔熱層的構造措施,以減少其部位的熱交換, 避免結露或結霜。 4.6.5 4.6.5 嚴禁采用含水粘結材料粘結塊狀隔熱材料。 .6 帶水作業(yè)的冷間應有保護墻面、樓面和地面的防水措施。 .7 冰庫的圍護墻和柱應有防止冰塊沖撞的保護設施。 .8 庫房屋面排水宜設置外天溝和墻外明裝雨水管。 .9 冷間建筑的地下室或地面架空層應防止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浸入,并應設排水設 第 26 頁 筑龍網 WWW.SINOAEC.COM 筑 龍 網 冷庫設計規(guī)范 資料編號:GB50072-2001 施。 .10 外墻與閣樓樓面均采用 松散可燃隔熱材料時,其相交處應設防火帶。 外墻與閣樓樓面均采用 松散可燃隔熱材料時,其相交處應設防火帶。 4.6.11 4.6.11 多層冷庫庫房外墻與檐口及穿堂與庫房連接部分的變形縫部位應做好防漏水的 構造處理。 4.7 氨壓縮機房、變配電室和控制室 4.7 氨壓縮機房、變配電室和控制室 .1 氨壓縮機房的防火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I6 中火災 危險性乙類建筑的有關規(guī)定。 氨壓縮機房的防火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I6 中火災 危險性乙類建筑的有關規(guī)定。 .2 氨壓縮機房凈高應根據設備高度和采暖通風的要求確定,不宜高于 6m。 4.7.3 4.7.3 氨壓縮機房的屋面應設通風間層及隔熱層。 4.7.4 4.7.4 氨壓縮機房的自動控制室或操作人員值班室應與機器間隔開, 并應設固定密封觀 察窗。 氨壓縮機房的自動控制室或操作人員值班室應與機器間隔開, 并應設固定密封觀 察窗。 .5 機器間內的墻裙、地面和設備基座應采用易于清洗的面層。 .6 變配電室與氨壓縮機房毗連時,共用的隔墻必須采用防火墻, 該墻上只允許穿過 與配電室有關的管道、溝道,其孔洞周圍應采用非燃燒材料嚴密堵塞。 變配電室與氨壓縮機房毗連時,共用的隔墻必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育賽事規(guī)則及裁判法測試
- 版權轉讓及保密協(xié)議內容條款
- 市政工程材料選擇試題及答案
- 股東股權出資額驗證證明書(7篇)
- 網絡安全管理與防護技能評估題
- 電商平臺的運營與推廣策略
- 企業(yè)電力設施維護與檢修協(xié)議
- 針對性的中級經濟師試題及答案研究
- 造紙原料與化學品作業(yè)指導書
- 2025年市政工程設備管理試題及答案
- KEGG代謝通路中文翻譯20200408
- TBSRS 038-2020 核電廠液態(tài)流出物中鍶-90的分析方法
- YY/T 1809-2021醫(yī)用增材制造粉末床熔融成形工藝金屬粉末清洗及清洗效果驗證方法
- LY/T 2676-2016半干旱地區(qū)灌木林平茬與復壯技術規(guī)范
- 集裝箱碼頭業(yè)務流程圖
- GB/T 2895-2008塑料聚酯樹脂部分酸值和總酸值的測定
-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課件語文園地七-小動物
- 融合終端微應用開發(fā)設計規(guī)范-版本
- 2021年中原工學院輔導員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婦科門診護理質量控制管理考核標準
- 秋收起義-完整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